喻娟Belle:“周一见”,你怎么看?@醒客,文章发声明占先机,马伊琍且行且珍惜博同情,姚笛弱势失语,你从媒介理解角度,怎么破。另,腾讯新闻和南都的暗战,醒客给解读。 醒客: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互联网时代,反应速度甚至比真相更重要,信息传播不再发生在封闭的大众媒介上,而是在开放的社交人际媒介上,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抢夺话语权,赢得粉丝的人际传播支持,那么,就会被先发的消息淹没,假如消息对自己不利,比如姚笛,那么反应过于慢了的一方,就失去了重要的话语机会。这说明,传统的大众媒介,首先考虑的是占有哪一个强势媒体的发言台(固定渠道),而社交平台上,则要首先抢占强势受众(多次传播渠道)。 第二个问题,腾讯与南都的暗战,其实不是暗战了,是明战了,包括搜狐在内。传统媒体遵照流程的出版方式,遭遇互联网社交的时候,社交传播是开放的,南周的长篇大论无法预计消息发布之后各方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且,消息是捂不住的,网民的耳目无处不在,以时间来计划的合作,往往是难以执行的,互联网的点空间特征,人们不能只依靠固定的组织机构获取信息,需要更多地从弱关系的社交群体中获得消息。 钟歌:@醒客,对于最近腾讯公司开设新浪微博讨骂这件事您怎么看? 醒客:传统媒体是封闭的,各自成体系,因此,一家媒体的主编上另一家尤其是有竞争关系的媒体写文章,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儿。正如我在书中提到的,电子媒介上,合作是基于空间的不是像以前一样基于时间,媒体之间应该形成人际的生态系而不是隔离的,具有很强的合作性,其实腾讯在新浪开微博前,早就有百度、搜狐等看上去是竞争对手的公司开了微博,在网络媒介上,我们越来越不像是竞争对手,我们的对手只有一个:时间! 叶叁一:赞同第一个问题回答,第二个回答持保留意见。以南方系为代表的纸媒,与以腾讯、新浪、搜狐为代表的新媒体,两者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时,以互联网为媒介,特点是高速、便捷;纸媒恰恰相反,信息源都一样,媒介发生变化,用您书中的观点就是“媒介延伸不够长”,但是很显然此处的纸媒属于“热媒介”,新媒体属于“冷媒介”,通过微博、朋友圈获知这一消息的受众更多的是通过脑补来完成整个信息内容的提取,而通过报纸、期刊则能直接获取更多信息。当然,“内容为王”还是“形式为王”,在互联网时代也存在巨大争议。 醒客:你说的很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合作关系,但是,你也会发现,这几家媒体之前非常郑重其事地约定了周一见之后,网络媒体已经控制不住节奏了,是敌是友,其实已经无法由当事方控制。从媒介理论的长期看,竞争性会让位与合作性,但是,过程中,会有反复和意外。 瑶小喵:很多公司都通过微博和微信做营销,虽然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也招致一些人的反感。我和周围的朋友就特别反感在朋友圈里买东西的。请问,对于互联网的这种营销模式如何维持平衡你怎么看待?作为平台而言,如何在这种营销模式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受众群和生命力? 醒客:微博、微信,是人际传播(社交)的方式,我在书中有一节专门分析了社交的“众媒体”特征,虽然书中没有专门论述网络营销问题,但从这一节可以看出,众媒体是多中心的,每一个人都会影响信息的传播,因此,仅仅是把信息传播出去的营销理念就会变得过时,大家应该更多把信息看成是与好友的交流,而不是看成仅仅是推介。社交时代,消息过剩,推广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人们要更加珍惜人际传播,利用好友的信任关系,做增加信用的价值传播。 木木:对多看阅读这个媒介,从一个作者的角度您怎么看?您觉得多看未来的方向会在哪里? 醒客:多看,作为电子出版平台,以“阅读”作为出发点,我觉得定位是为了大家读好书,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关注的重点,从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产品的消费,消费好就是所谓的服务,多看应该会越来越注重用户的读书服务:阅读过程。 喻娟Belle:同意。作为选书买书的使命已经一段时间了。下面的突破点应该是关注阅读服务。在帮助大家读好书的事情上多下功夫。 木木:嗯嗯,同意,用户的阅读体验很重要。 双木曲:新浪微博未来的盈利方向在哪?将来如何将从内容中赚钱?现在跟阿里的合作似乎不太顺利 瑶小喵:突然想到一个一直以来困惑我的问题。如果电子书平台倒闭了,我们在多看或者亚马逊购买的付费电子书是不是就化为乌有了?会不会有别的公司来接管这些平台,并使我们能够继续下载阅读这些电子书?如果电子书的生命和运行平台一样长,那么我们是不是购买纸书更加可靠? 兔子耳朵长是因为尾巴短:回复 @瑶小喵: 如果你买了价值2000元的电子书~以后还可以作为遗产~或者去转让多看账号… louissimons:@醒客: 在新浪微博初期,大家将它看成和明星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后期却慢慢演变为展示自己生活和获取咨询的平台,这种转变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如果让您预测将来的微博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醒客:空间的动力最后会让位给时间的动力,大家会更关心能长期获得什么而不是一次看到什么。 弱菜:@醒客 社交网络、微博是最近这几年时兴的,我觉得可能20年内不会被社会淘汰(像电视一样),很多人的猎奇心理导致他们每天都花不少时间在上面的话,但又很难完全戒掉。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生活挺充实的人。这样就占用了很多本来可以在多看上看一些好书的时间。您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这些想要改变的人不再沉迷于社交媒体吗。 笑靥如花:@醒客 想知道你对多看现有的“书友圈”怎么看,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果想更好的发展书友圈,和多看书城互相促进,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醒客:如果能跟微博、论坛等打通的话,就更好了。 孩纸不哭:@醒客: 记得《失控》里好像提过,现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倾向于访问权的获得,而不是拥有权。不知道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醒客:我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回答
毕加猪:1.这本书在众筹网发起过众筹,并在2014年03月23日前顺利完成 ¥20000筹资目标,这个目标是怎么设定的?你对设定的这个目标满意吗?如果最后没有达到目标呢? 2.《重新理解媒介——实战指南》这本书怎么样了,会在多看上线吗?相对于理论,更喜欢看实战。 3.这本书以后会根据媒介的发展进行更新变成一本“自生长”的电子书的吗?会向读者征求意见和建议,增加或者删减一下书里的内容吗?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虐杀原型追踪谢菲尔博士 小骆驼蓝迪 伍佰魔域 lolsolo规矩 长治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利维坦鲸 坏丫头音译歌词 ia笔小新动画片 刘超英政治献金案 江湖风雨满天晴 季文子贵德荣 坏丫头音译 seqingwuyutian 精凌岭 头孢他啶针价格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