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Banner2
栏目分类
热门开店指南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开店指南 > INTRODUCE

拉夏贝尔“大溃败”纪实: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退市风险预警不

2021-11-10 17:21 作者:中国合伙人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会计学排名 日本av排行 中国女优 福布斯2019全球富豪榜 最新杀毒软件排行 中国杀毒软件排行榜 励志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图源:拉夏贝尔公告

  投资人、北京市知识产权库专家董新蕊也表示,快消服饰企业的没落主要原因无外乎如下: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跟上时代潮流。

  其次,自2010年以来,受国内市场消费增长乏力、外资品牌不断入侵等因素影响,库存高企就已经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噩梦。据财报数据,2017年,拉夏贝尔仅上下装、裙装的存货就达到3311.3万件;2018年,该数据为3388.1万件。

  截至目前,拉夏贝尔累计涉及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58起(包含本次披露的新增诉讼未审结案件),未决诉讼案件涉案金额约为5.3亿元(包含已披露的重大诉讼案件)。

  原标题:热点 | 拉夏贝尔“大溃败”纪实: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退市风险预警不断,“中国版ZARA”何以战略失焦

  疯狂的扩张造成了拉夏贝尔的大溃败。程伟雄指出,拉夏贝尔女装短短十来年时间能够迅速做大如此规模,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市场只要胆大可以创造奇迹。但拉夏贝尔女装胆大的玩法难以把奇迹继续下去。

  但现实毕竟是现实。王鹏表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国外一线的快消品牌陆续进入中国,这导致了国产快消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此外,由于中国传统企业的连锁店在加盟方式、自营方式和供应链运营的限制,包括李宁在内的运动品牌都面临着营收不利和股票价格下跌的阵痛期。除了国产品牌,很多的国际时尚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开始遇到了各种问题,出现了陆续退出中国的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指出,森马、美特斯邦威等企业的转型之路已经走了许多年,最早的这些国产快消品牌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普遍遇到了企业营收方面和战略方面的瓶颈。

  到目前,拉夏贝尔旗下已经有10个自有品牌,包括La Chapelle、Puella、7 Modifier、Candie’s、La Babite、POTE、JACK WALK、Marc Ecko、8eM、La Chapelle+、Lachapelle City以及投资的品牌Siatella、GARTINE、Tanni、Maria Luisa、NN、INMIX、SaintBuD。

  拉夏贝尔方面表示,公司将专注于提高优质存量店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总部管理到店、管理责任到人”,着力提升线下经营网点的店效、平效和单店盈利水平。同时公司将基于完善的业务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数据应用和分析能力,以及时响应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优化公司产品企划和下单机制,加快产品更迭频率和授权业务调整转型。

  没有尽头的转型

  对于拉夏贝尔的发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经营能力本身,拉夏贝尔还出现“人祸”。

图源:上交所官网

  在2017年时,拉夏贝尔还言称要“重点深化大区建设,在门店开发、商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总部向销售大区进行充分授权,提高大区在贴近销售一线、快速反应决策方面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拉夏贝尔的爆发式发展几乎成为中国服装行业成长的缩影,但在这10多年的沉浮之中,其实拉夏贝尔早已暗埋隐患。

  曾开店近万家

  拉夏贝尔方面也表示,“公司当前遇到的经营困境,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既受行业增速放缓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影响,也有公司此前战略失焦、扩张过快、成本结构失衡等因素导致影响。”

  不过,像南极人这样看似潇洒的轻资产模式也未必没有挑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指出,作为品牌授权商,南极人其实并不止步于保暖内衣,南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皆可南极人”。

图源: 《商学院》根据拉夏贝尔财报数据整理

图源:

  “公司将继续与相关法院、债权人及银行等积极沟通,争取尽快就诉讼事项和债务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债务重组、展期偿还、达成和解等方式;同时,公司将继续推进资产处置事项和争取外部融资等全力筹措偿债资金,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公司将积极筹划推进资产处置、债权债务重组、引入外部投融资及完善内部控制水平等措施,全力以赴争取撤销风险警示。”拉夏贝尔方面对《商学院》记者表示。

  《商学院》记者注意到,在高达58起的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当中,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最多,达到16起,累计涉案金额超千万元;其次则是票据请求权纠纷,为14起。此外,作为服饰公司,拉夏贝尔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当中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案件则是担保合同纠纷,涉案金额达到3.1亿元。

  图源:拉夏贝尔公告

  实际上,拉夏贝尔的新零售发展远远没有线下来得有成效。2017年,拉夏贝尔尚能披露渠道方面的收入构成,此后再未提及线上电商收入。而难得的线上数据线上,2017年线上电商收入增加4.15亿元,同比增长44.86%;线下专卖收入增加5.12亿元,同比增长15.92%;线下专柜收入减少4.89 亿元,同比下降11.13%。

  “建议国内的快消服饰企业通过紧抓时代潮流、增加服饰专利技术含量、注入品牌新鲜活力和IP属性、利用好新媒体推广爆品带来流量、提高服装本身在设计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质量等方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董新蕊认为。

  这起担保合同纠纷背后其实是拉夏贝尔的错误扩张举措。此前拉夏贝尔欲通过全资子公司LaCha  Fashion  I Limited(以下简称“LaCha Fashion”)收购法国Naf Naf SAS。2019年5月,LaCha Fashion举债3800万欧元收购,留下了拉夏贝尔的连带责任担保,以及一连串的质押担保(包括LaCha Fashion 100%股权、LaCha Apparel II Sàrl 100%股权及Naf Naf SAS 100%股权)。

责任编辑:邓健

  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

图源: 《商学院》根据拉夏贝尔财报数据整理

  就像2018年拉夏贝尔决议通过的法国Naf Naf SAS收购案,可以说是拉夏贝尔收购史上的滑铁卢,也可以说是拉夏贝尔经营溃败的导火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举债3800万欧元的跨国收购,也延续了拉夏贝尔一贯的大胆激进风格。

  此后,拉夏贝尔的风险警示内容逐渐增多,内容包括: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因涉及诉讼事项导致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以及2018至2020年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等。

  那一年,拉夏贝尔销售已经突破千万,而这只是拉夏贝尔公司成立的第一年,该品牌成立的第4年。

  首先,“拉夏贝尔遍布全国直营店铺数千家,每家店平均业绩常在百万元左右,平效低已显而易见,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下还继续将募集资金投入渠道建设,通过渠道扩张做大规模意义不大。”程伟雄表示,拉夏贝尔急迫需要提升单店平效。

  2018年,拉夏贝尔门店数量出现萎缩、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营业额达到顶峰,一场大手笔的跨国收购案蓄势待发,而一场竹篮打水的“连环质押担保”正紧随其后。2018年,拉夏贝尔经营从此一蹶不振。

图源:上交所官网

  经营困境与“人祸”并存

  而对于拉夏贝尔自己,也还在一片衰落当中坚持迈步前行。拉夏贝尔告诉《商学院》记者,从服装行业发展历程来看,2012年以前为行业快速增长阶段,行业处于卖方市场,企业通过批发模式快速扩张,店铺数量增速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整体承压,服装行业增速放缓,转为买方市场,更为精细化的零售模式可以解决服装需求痛点。

  结果比拉夏贝尔预计的还要糟糕。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拉夏贝尔从上一年度的盈利近5亿元迅速转为亏损,亏损达到1.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2%;2019年,拉夏贝尔的业绩以惊人的速度恶化,当期亏损高达21.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58.07%。

  煎熬的日子还在持续。近日,拉夏贝尔连发4份公告,但没有一个是好消息。一方面,拉夏贝尔新增诉讼案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计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涉及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58起,相应涉案金额约为5.3亿元;风险警示公告还涉及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等。

  “拉夏贝尔学ZARA,学到的只是皮毛。ZARA成功核心要素在于供应链的优势,不仅是对产品的模仿,而是从面辅料到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优势;在产品成为商品上市之前,商品企划、设计企划、生产采购、门店零售等部门协同作业,在市场需求、数据模型测算等基础上决定产量、价格、门店范围、是基本款还是形象款的定位等。”程伟雄总结道。

  同时,拉夏贝尔的业绩也难以回天。2020年,其营收18.19亿元,同比下滑-76.27%;亏损有所收窄,但依旧达到18.40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3.65亿元,同比减少78.16%;净亏损2.89亿元,同比增长63.92%。

  在此期间,拉夏贝尔也采取了诸多“自救”措施。比如2015年2月,拉夏贝尔启动新零售系统;同月,拉夏贝尔斥资人民币2亿元投资知名网上服饰零售商“七格格”,力图强化在线销售渠道。

  从2020年上半年起,拉夏贝尔就多次发布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据《商学院》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4月至今,拉夏贝尔已经发布了23份风险警示公告,其中包括14份退市风险警示。

  港股方面,拉夏贝尔2014年10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98港元,但截至2021年11月6日仅剩0.56港元,股价蒸发96%;A股方面,拉夏贝尔2017年9月25日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8.41元,目前仅剩2.32元,其市值也从上市时的超120亿元缩水至当前的12.71亿元。

  与此同时,因涉及31项诉讼案件影响,导致拉夏贝尔4处不动产(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账面价值合计约为17.01亿元)被查封。

  2019年6月,Naf Naf SAS被拉夏贝尔收入囊中;2020年5月,因无力清偿供应商及当地政府欠款,Naf Naf SAS被当地法院裁定启动司法重整。拉夏贝尔的跨国收购未能起到相应作用,反而将自己以及一众子公司拉入负债泥淖。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企业相应地做出了各种求新求变的动作。比如寻求时尚明星进行代言;将新品在网络综艺中推广;将企业发展的重点向互联网转移,进行拥抱互联网电商和新媒体营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国产快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想尽了方式办法。”王鹏表示。

  从1998年至今,拉夏贝尔伴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崛起,走过了辉煌崛起和疯狂扩张的阶段,曾经的女装巨头,号称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何以走到诉讼缠身、业绩惨淡“披星戴帽”的境地?

  拉夏贝尔的衰落并不是个例,国内多家快消服饰品牌都陷入过类似的困境。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作为拉夏贝尔的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邢加兴个人持有公司25.91%的股份。与此同时,上海合夏为邢加兴的一致行动人,邢加兴直接和通过上海合夏间接控制拉夏贝尔股数共计1.8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包括A股和H股)的34.16%。

  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自是不用提,吴晓波在《激荡十年》当中提到的2008年奥运会之后,运动服饰行业呈爆发式增长,特步、匹克、361°相继上市,六大国产品牌的店面数在2010年突破5000家,有的更多达8000家。但不过短短两年,服装产业的扩张后遗症就迎来爆发。

  对此,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程伟雄指出,拉夏贝尔毕竟曾是国内最大女装快时尚公司,有遍布全国一、二、三、四线市场的数千家直营店铺,全直营是非常值得认可的,但品牌众多的集合店平效低、库存不小。

  但到2018年,拉夏贝尔就开始言及门店扩张的种种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Tags: 会计学排名 日本av排行 中国女优 福布斯2019全球富豪榜 最新杀毒软件排行 中国杀毒软件排行榜 励志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推荐使用第三方专业下载工具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