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成功。刘强东把京东在竞争中走过的10年视为“练兵”。现在,引入腾讯,发展第三方,直面淘宝,京东面临更复杂的环境。“10年前我们能活过来,今天我们已经在行业内占据了很好的位置,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单纯寄希望于友商。” 刘强东很早就尝到过自己赚钱带来的满足感。大三时,他给人写程序,变成班里的有钱人。他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当时我们系主任李强老师都没有大哥大。” 打电话的时候,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就躲到树后面。 刘强东也打过工,那是在他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大四那年,他从亲戚手里凑了些钱,加上自己的积蓄,一共24万元,在学校附近开了个餐厅。结果采购员和收银员联合起来作假,餐馆倒闭, 他欠了20多万元的债。 近11年间,京东体量增长了10000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上市当天市值近300亿美元。在这些成绩背后,是从2004年1月开始,京东走过的一条备受质疑的路。其中最受外界争议的是京东“烧钱”的商业模式,依靠大规模融资,花巨资自建物流、大力扩张品类、大打“价格战”。刘强东强势主导,坚持不盈利情况下的高速增长。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是京东的第一位投资人,她曾经总结,扩品类和自建物流,奠定了京东今天的江湖地位。 在最初有了大量中层之后,刘强东还是像上了发条一样,基本上可以连续三个月都不休息。徐新提醒他,不能这样干,太疲劳了。那时的刘强东尝试放权。之后O级别的人逐渐到位,他就越发放手。 徐新也帮刘强东招了一些人。2006年时,京东连个会计都没有,就是徐新帮助找的。刘强东提了一个要求,工资不能比老员工高。当时京东最老的员工就是刘强东自己,月工资1万块。结果徐新看了一圈,找来的人工资2万,她跟刘强东说,“不能再降低标准”。刘强东用了一段时间发现挺好用的,慢慢这样陆续招了很多中层。 2014年5月22号,京东完成上市。刘强东后来这样讲京东的上市之旅,“在整个上市过程中,我只做了1%的事,99%的事情都是CFO和其他的同事在做。” 前有阿里,后有苏宁、国美,大局未定。外界对京东自身也有很多质疑:如何平衡自营和POP平台?一旦强调开放,第三方商品品质如何管控?物流重资产投入的同时要怎样降低运营成本?这些问题意味着京东要对中国零售行业价值链做整合,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上市只是个新的开始。 熬过成长的痛苦阶段 “一个人创业,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他最初就是在中关村卖电脑配件,一般的大学生都不肯干。”徐新说。刘强东的父母一开始也并不支持儿子创业。做了一段时间有了成绩之后,刘强东才告诉他们。 2007年,严晓青加入时,京东还没有VP层级,只有六七个总监,分别负责不同的模块。半年多之后,严晓青升职成为第一个副总裁,先后负责过京东最初的后台运营、客户服务、售后、物流。 他那时二十岁,到人大旁边的学生餐厅,往那儿一坐,把大哥大往桌上一摆,就有服务员过来问,大哥,想吃点啥?“真的像香港黑社会老大一样。”刘强东说。 徐新把刘强东离开公司视为一种放权的方式。对于事无巨细的刘强东来说,要想真正放权就得抽离这个环境。前提是,京东已经完成了O级别的组织构建。刘强东不在公司期间,徐新参加过几次京东的早会。依然井然有序。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 有一天,竟然有一个人跑过来,问他手里的大哥大是不是真的。那个年代很多人为了装酷,拿一个假的。“那个时候双排汉显BB机,2460元一个。我那个手机是26000多块钱买的。” 金融集团CEO陈生强2007年加入京东,历任财务总监、财务副总裁,京东首任CFO。“。今年京东金融在进行产品布局,一是申请各种执照,二是做产品开发。”刘强东说。 “老刘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吗?京东就是他的命。肯定是他觉得没问题才出去的。”京东上市前夕,刘强东跑去美国念书。每次刘强东放下公司去沙漠越野或者出去念书,都会有其他投资人给徐新打电话询问,徐新总会这样反问回去。 “我应该跳出去,跟不同领域的人去交流、沟通。”刘强东说。今年下半年,他打算到五道口金融学院去念个博士。
【创业邦·年度创业人物】刘强东:十年战争与千亿美金帝国梦
沈凌莉 2014-12-11 16:28:02 “这也与行业属性相关,网上零售讲究效率、执行力,需要一个强势的、有前瞻性的老板主导。”徐新觉得一股独大挺好,再加几个小股东,给员工些期权,这是最稳定、最容易打胜仗的模式。 京东上市准备敲钟的时候,徐新问刘强东什么感受。他说,“什么时候京东成为最赚钱的企业,我就开心了。” {{news.title}}
{{news.author}} {{news.time}}
在今日资本接触刘强东之前,一个人民币基金答应投资500万人民币。和徐新谈的时候,刘强东想,这次多要点儿,一狠心要了200万美金。但没想到徐新塞给他1000万。刘强东当时心里也疑惑,不知道多出来的800万要怎么花。 当时徐新跟刘强东讲了一个理念,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舍命狂奔,亏着钱也要往前跑,要比竞争对手大两倍才安全。徐新判断品类机会来临的依据,就是后来被她反复提及的一个数据:2006年,徐新见到刘强东时,京东在不打广告的情况下交易额每月保持10%的增长率。 从一人独担到抽身而出,刘强东走了一条自我进化的路。 现在,徐新说起京东,都会说,“京东是亚马逊加UPS”。创业邦记者也曾听一个创业者聊起,他问京东的一位投资人,为什么京东常年亏损、利润率如此低,还要投资它?这位投资人告诉他,“京东的物流牌照是可以拿卡车装的,就冲着这几卡车的物流牌照,我就投它。” 拍照地点在员工活动室,这里颇有互联网公司的味道,色调鲜艳明亮,配有各式各样的座椅,还有堆满毛绒玩具的儿童室。 在京东的发展过程中,资金链断裂的传言一直如影随形。在京东上市前,也有这样的猜测,“如果2014年京东不融资,靠自身改善盈利时间不够,融资的情况决定生死”。徐新说,“这样的话每年都要被传几次。开始时还很介意,后来就懒得回应了。” 京东最惨的一年亏损了10多亿人民币。刘强东后来在公开的讲话中说,“我会质疑,甚至也害怕、恐惧。”但他觉得自己后来想明白了“亏钱”这件事,“京东的低价来自于成本控制,京东的现金流来自于高效的运转,京东拥有很好的前端用户体验,这些都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当当早期做品类扩张的话,就没有京东啥事了。”这是让用户量迅速增长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快捷的物流配送是京东高用户满意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徐新觉得这是自己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对他心态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个融资过程,无疑让刘强东的胆子更大,步伐更快。 除了能力,刘强东看重的是价值观。2012年,京东专门在江苏成立了京东大学,京东老员工严晓青被派到这里做培训教学,传承企业文化。“公司大了,各人的诉求可以多样,但价值观层面大家是可以统一的。”用户体验这件事上,怎样保证每一个员工都不糊弄用户?刘强东的回答还是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大惊失色的意思 诺斯克尔 欧比斯疾走 爬走网络 派瑞坦 攀枝花市三十二中 鹏城陈鹏 鹏城艳 鹏程狗友 碰碰哥 霹雳扫毒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