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遇到众筹,颠覆式创业就这样被催生 发布时间: 2014-2-21 9:49:01 | 来源 : i黑马 | 作者: 刘晓午 | 责任编辑: 卢家骥 1月19号,黄太吉创始人郝畅率先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题为《就用互联网思维大闹中欧》的文章,随后90后辣女马佳佳、91助手开发者熊俊、易淘食的张洋、雕爷牛腩的孟醒等先锋创业者们也纷纷发文为自己上中欧创业营集资募款。 直至最近的2月10日凌晨,有米传媒陈第仅用短短三小时就成功募款11.8万,彻底引爆移动创业圈、手游圈对中欧创业营的关注,也引起大家对微信众筹这一做法的讨论。 翻回这些文章,其内容或诚恳或幽默、或激情或理性,但殊途同归地都指向一个目的:筹够11.8W元的中欧学费! 有意思的是要参加中欧课程的这帮人并非没钱交学费,恰恰相反——他们大多是时下中国最流行的创业者。 原来,“以互联网思维上学”,是中欧创业营创始人李善友教授(酷6网创始人)为学员进入中欧创业营的设下的第一道考验。 思考一:众筹潮流意味着什么? “众筹”这个词最早源自西方国家,意指以展示创意的行为,获得大众的资金援助。 至于本文的“众筹”,仅谈狭义的创业角度。国内创业者对“众筹”的概念接触得比较晚,这个词被人津津乐道也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 而在国外,像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网站早已玩转得风声水起了,说众筹是一种“潮流”一点也不为过。 在国外,说起创业启动资金紧缺,第一时间就是上众筹网;而在中国,不够钱,第一时间就是找老爸、找干爹、找投资方、找银行。相较之下,中国创业项目融资失败率高、起步时间长的必然性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实,也反映出东西方创业观念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包容性的高下。 实际上,众筹机制无论是从发起者还是投资者的角度去考量,它都是一个比传统的风险投资效率更高的方式。投资人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升值,而发起者能用最灵活的方式去应对资金流的问题。在法律准许的条件下,这种创新方式,更利于促进零启动资金项目的首次创业。 从2014年年初的这一场跨域极广的连锁众筹案例,我们应该对众筹在中国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一旦普遍大众逐渐认同了这种的投资手段,众筹将流行起来,这对整个创业圈以及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必定是巨大的。 想象着某天,你想开个小公司,把创业计划书往网上一放,不用几天不仅你的资金凑齐了,你顺便连你的合伙人、员工都招募到了,想想都觉得兴奋吧。 思考二:微信将成为最合适的众筹平台? 众所周知,微信从规划之初,就是一款基于个人社交网络、以私密圈子为导向的社交产品。关系,是它研究最透的一个词。 于是,由于较高的保密性和社交圈子的稳定性、精确性,用户都置身在无数个强归属感的小圈子里。有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和某人是属于这一类人的时候,微信已经把你们归入同一类了,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产品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对圈子的准确把握,是微信适合众筹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微信之前,中国有几个稍有名气的众筹平台包括点名时间、众筹网和追梦网等。 但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是:中国的创业者、极客们对国内平台并不了解,从运营的层面看就是平台的推广有问题;而网站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众筹信息看得人眼花缭乱都看不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是产品规划和业务拓展的问题;发起人信息、项目的真实性难以跟踪,这又是监管机制的问题。 因此,撇开中国环境不提,光是国内的众筹网站本身就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社会到企业到个人都掉链子,发展如何不慢? 而微信打造的私密圈子,一个优点是:你在朋友圈里刷到的都是熟人的动态,你的动态也只能被你的熟人查看。这就令网络水军数量降到最低,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兴趣匹配度、圈子契合度达到最高。这几点,无一不是众筹最关注的要素:行业相关性、兴趣的一致性、信息的真实性、项目的可跟踪性。 更逆天的是,微信支付上线之后,其功能版块“新年红包”“AA收款”等,都为筹资汇款提供了最便捷的媒介支撑。 想像这样一个场景:你从小就暗恋的小学同学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说辞职开公司,缺了几万块要众募,把需求分成了一百份,每一份还倍儿便宜,也就是几百块。基于对这个同学的情谊、衡量金额的高低、在如此方便微信支付条件下,多半你会给她包个微信红包吧。 思考三:颠覆性创业?几人能够? 2013年说起颠覆性创业,有几个人必须要提:主打“轻奢餐”的雕爷牛腩创始人梦醒、以O2O经典案例广泛流传的黄太吉煎饼创始人郝畅、经营情趣用品店炮否科技的90后辣女马佳佳、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 我们不止一次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他们的报道。但说实话,我也曾觉得花五百万买一个牛腩配方纯粹是蛋疼;也曾在看到“我要把煎饼果子买到美国去,让它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普遍”的时候,不厚道地讥笑过;也曾觉得90后花样少女出来卖情趣用品就是赤裸裸的炒作;还曾觉得要在中国如此广阔的大地上实现网络叫车根本是天方夜谭。 然而现在我在看着这些小企业、小创意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的时候,我真愿意为他们喝声采。 我想,真正的颠覆性应该是这样的:让所有人第一次听到这个项目时都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最后又必须心悦诚服地赞赏!其实,如此看来,“颠覆”真不是一般的难,不客气地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们也应该承认“颠覆性创业”成功的关键更多在于创意与天赋,这种东西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强求的。因而,在社会力捧年轻人自主创业,创造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这种行业内的虚假繁荣起到了不少负面的作用。在一些明星创业者成功的光环下,越来越多初出社会的小年轻,踌躇满志地准备到“颠覆”的大潮中。但水深水浅,毕竟只有走过才知道。 著名企业家汪静波曾经说过,“我认为做企业是跳高,要超越自己,而不是拳击手,要把别人打倒。”这是我所认同的。 “颠覆性”不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创业需求,它应该是一个激励你前进的理念、追求。这样,就不必执念于是不是要做到比所有人都新颖,要比任何人都强,你只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好微创新,做出你自己风格,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颠覆性创业”。 思考四:移动互联网创业,现在进入晚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艾克洛索的毒液 李雅馨neido 鬼发水母 金瓶双娇 积沙成塔的下一句 制人驭世成功术 篮球公园20130531 南京黑社会潘俊 九鼎邪仙录 青楼七十二房 闫娇凤 烤肉宛菜单 终极寸芒 习见平老婆 杜达雄和他的兄弟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