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龙马精神”叫奉献 记者 王波 龙马,因为龙凤试点而远近闻名,2013年,恩施市决定将龙马风情小镇打造成恩施州新型城镇化样板工程,总体定位为“山水养生、土苗风情、龙马精神”。 龙马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精神?龙马人在用各自的行动去诠释。在龙马集镇有一个叫邹西武的环卫工人,他用四年坚守诠释了有一种龙马精神叫奉献。 一次返乡,便拿起了扫帚 邹西武就住在马村街道旁,今年46岁的他,本可以在外面打工挣更多的钱,但2009年返乡时看到环境卫生极差的龙马大街,他便产生了留在家乡美化家乡的念头。 “我就觉得整个龙马大街卫生条件太差了,与外面相差太远了。”邹西武说,当时龙马街道上没有设置垃圾桶,垃圾池只有几个,大街上垃圾遍地,尤其是菜市场,夏天臭味难闻,蚊虫众多。 2009年那次返乡,邹西武在一次与朋友闲聊时说,“龙马街上卫生都没人打扫,要是让我来管,绝对把这块儿搞好”。没想到这句话传到村委会负责人耳朵里,村委会立即找到邹西武,请他专门打扫街道卫生,每月工资1000元。 面对村委会的邀请,邹西武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为“走马上任”,他还自掏腰包12000元买了一辆三轮车。 穿上黄马甲,一干就是4年 穿上了那件黄马甲,邹西武便正式上任了。这一干就是4年,4年里,有家人的反对,村民的歧视,但他依旧坚持着。 4年时间,每天天还未亮,邹西武就起床,将大街扫一遍,将垃圾倒入垃圾池中,这一扫就是近两小时。下午,等学生放学和赶集的村民散去后,邹西武又得花上两小时再次清扫。 “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很多生活垃圾产生,修房子的砖头、黄豆荚、烂食物等经常扔在垃圾池中,垃圾没有分类,在处理时就很不方便,有时还容易划伤手。”邹西武说,由于垃圾比较多,每三天他就得用三轮车将垃圾池中的垃圾运到耳顶山上的垃圾中转站。 “中转站距离街道有4公里左右的山路,在运输垃圾时还翻过4次车,幸好没有伤到自己。”邹西武说得很轻松,但也看得出没有受伤的庆幸。 家人回想起那时候在龙马街道上的邹西武,一个人拿着一把竹扫帚,就像一个孤独的舞者。 邹西武说,他也曾经感到孤独过。刚开始,家人都说“一个月才1000元,随便找点事儿做也能挣钱,况且扫垃圾又脏又累,你还是别干了”。 而部分村民觉得邹西武在工资这么低的情况下仍在坚持,“肯定另有所图”,有的还看不起他。 经过半年多兢兢业业地付出,大家逐渐改变了对邹西武的看法。村民王武平说:“有了他,街道干净了很多,看到他一天很辛苦,不管天晴下雨都要坚持,最主要是他本能打工挣到更多的钱,可他却能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看到街道干净了,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邹西武很感慨地说,自从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家人的理解,他再也不觉得是一个人在战斗。 忙于创业,“退休”不“退岗” 去年,龙凤试点建设启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令邹西武辗转反侧。创业,谁来负责打扫街道?不创业,又会失去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机遇。怎么办? 内心矛盾重重的邹西武找到了村委会,说明了情况。村委会委托邹西武继续把街道的清洁卫生抓起来,后面再给予一定补贴。 “退休”不“退岗”!“我自己不做了,这个工作岗位一直还是我的。”邹西武无奈地说,没办法,村里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负责人。于是,去年底,邹西武聘请了两个环卫工,一人负责运输垃圾,另一个负责清扫街道。 “工资现在是我开的,考虑到这份工作辛苦,我给清洁工是1200一个月,运输工是1500一个月。”邹西武说,虽然村委会表态会补贴,但心里还真没底,不过只要街道环境好了,就算是自己多出一点钱也乐意。 街道的环境卫生问题有了着落,邹西武便开始和几个村民合伙创业,成立了漆树生产合作社,目前树苗都已经种完,他们还联系了一家企业加盟,保障社员的生漆有销路。 邹西武虽然“退休”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街道的清扫,一有空,就帮两位工人扫街。“几年了,我已爱上这一行,一有空我就回来帮忙,以后我还是会回到这个岗位的,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邹西武说。 (值班总编:杨承佳 责任编辑:李晋升)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阿宾少年往事 柯华女儿柯小明照片 镜中鬼 亲身经历 田培康 火炬之光23dm 热血无赖家具 何小萌萌萌果照 邵长老在哪 yieyazi 亿速卡盟 月攘一鸡阅读答案 雷亚心 池郊 敲矾弊 青楼名妓 童珍 新水浒q传粉丝卡 |
- 上一篇:恩施市一创业青年晋级“创富先锋”省级复赛
- 下一篇:生化研究生“创业”一年就买房买车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