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id:0 图为申兰英(中)正在给员工讲述创业故事。 □本报记者刘剑昆文/图 三月的林州太行大峡谷,绿柳成荫,杏花开得正浓,桃花含苞欲放。桃花谷中桃花嫂子面馆的生意也同这蓬勃的春意一样令人心花怒放。 “我今年59岁,明年就可以称为花甲老人了!”乐观直爽的“桃花嫂子”申兰英在同游客聊天时毫不避讳自己的年龄,可是游客都说她虚报了年龄,因为从她的面容和精神状态来看,她不超过50岁。 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她的坚强和乐观,敬佩她的创业精神。太行大峡谷旅游公司总经理马和平这样评价申兰英:“‘桃花嫂子’是我们大峡谷的一张旅游名片,更是我们大峡谷的创业之魂。” 走出痛苦昂头创业 “我上学的时候就听村里人说过,桃花谷的桃花嫂子面好吃,现在看到桃花嫂子面馆生意这么火,我才知道名不虚传。”3月23日,林州市红旗渠酒业有限公司负责送酒的青年杨大伟这样说。 跟杨大伟一样,来这里吃饭的游客都知道“桃花嫂子面,好吃看得见”。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的辛酸故事。 申兰英的丈夫原海生原是桃花洞村的党支部书记,曾带领村民奋战太行,为村里发展旅游、修路作出了贡献。2000年12月,祸从天降,原海生在为村里发展旅游奔忙时不幸坠入桃花谷山崖,再也没有醒来,撇下了申兰英和两个孩子。 刚过不惑之年的申兰英从悲痛中站起来,擦干眼泪,挺起腰杆,挑起了家庭重担。“从前有上级机关的干部到村里工作,吃饭时我多次给他们擀面条,他们都说我擀的面条好吃。我就想,何不试试开一家手擀面馆?” 申兰英就在桃花溪旁边用五彩布搭起了一个简易棚子,买来一个煤球炉,找来刚刚中学毕业的外甥女桑月英帮忙。2001年5月1日,申兰英的手擀面馆开张了。 当初,来大峡谷旅游的游客还不算多,留下来吃饭的人也少,有时一天才卖一两碗面条。但是,申兰英觉得客人肯定会多起来,她的生意一定会火起来。 申兰英说:“面馆刚开张的一天,有两个中学生到大峡谷旅游,来到我的面馆吃饭,说要吃一盘炒肉。我用山里的豆角配着肉炒了一盘菜,他们说那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菜。两个孩子给了我信心,我非常感谢这两个孩子。” “桃花嫂子”肖像成商标 借助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好形势,凭着山里人的憨厚实在,申兰英的生意越做越火。2002年,申兰英把五彩布搭的简易棚拆除,换成了木质棚。好多游客在这里吃过饭,没有记住她的名字,而称她为“桃花嫂子”,她也很乐于接受这个雅号。2011年,她正式给自己的面馆取名为“桃花嫂子面馆”。 “别人能干成的事,咱们也能干成!”有时,申兰英会给员工讲述她的创业故事。3月23日中午,吃饭的客人走后,她拿出以她的肖像注册的商标注册证给员工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2013年3月18日,这是永远值得我纪念的日子。那一天,林州市工商局局长郭玉林专程赶来,把工商总局商标局给我颁发的商标注册证送给了我。那时,我觉得天空更加晴朗,春光更加明媚,世界真的好大好大。”申兰英说。 以自己的肖像注册商标,申兰英在林州市是第一人。“这是我曾经有过的梦想,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为我实现梦想插上了翅膀。”申兰英说。 2011年夏,新华社多名记者到林州市采访后,发表了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申兰英是记者重点采访的一位创业人物,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申兰英打算以自己的肖像为自己的面馆注册商标。 她的想法得到了林州市工商局局长郭玉林的积极支持。2011年11月下旬,申兰英的商标申请被递交到了工商总局商标局。2013年3月,由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被送到了林州市工商局。 如今,桃花嫂子面馆的从业人员已经发展到十几人,年收入30万元左右。申兰英的一双儿女也先后大学毕业,在林州市就业。 “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想对创业者说,创业难,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得有信心!”申兰英说。 [责任编辑:yfs001]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网拍十三姬 儿女传奇变脸惊情 华丰矿吧 www.mfavw.org l8n的河月蟹日 酒壶挑选小技巧 邢颐善 金玄雨 游猎神州 非梦卡盟haoma 秦国赵弋 陈娇娇的香艳和屈辱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