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制造业的国际排名被中国赶超”“东京大学失去亚洲高校排行榜榜首”。日本媒体近日关注的这些“失落现象”早已引起很多日本人的反思。笔者在日本的一些经济界朋友,也在议论日本制造业的创新灵魂都去哪儿了。在日本,现在既有落后的产业,也有落后的产品,有些老牌企业已开始满足为全球畅销的手机、平板电脑提供精密零部件。今天的日本再度回归保守,加上老龄化愈发严重、企业设备投资严重不足、民间消费不断递减,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已远离日本。当一个国家在“创新繁荣期”结束后找不到新的动力,那么走出“失落”的阴影就会变得很难。 东京的家电销售店里,日本产品和日本顾客都不多 11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网络版刊登麦肯锡公司的一份调查表,该调查从1980年开始,每隔10年对各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进行排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第一名一直是美国,第二名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德国,但随着日本技术革新的成功,到90年代时日本超越德国,且把第二名的位置保持到2010年,此后,日本被迅速革新的中国超越。相关评论认为,技术革新停滞直接体现在日本的制造业上,制造业的排名就只能被其他国家超越。 近年来有日本学者著书说,日本在集成电路、软件、IT和移动网络的国际标准竞争中“四连败”。目前,在全球畅销的前3名品牌手机中,找不到日本的。这个变化,只要到日本家电卖场转一转就可以发现。不论“友都八喜”还是“比酷”,进入店铺首先看到的是苹果品牌的平板电脑、手机,再往里走,便是联想、华硕等产品,偶尔能看到日本传统品牌东芝笔记本。与众不同的是松下电脑,造型小巧、纯铝板外壳,但一问价格要比苹果等同类产品高出很多。在这些日本家电卖场里,不仅日本产品变少,似乎来购买的日本顾客也非常少。 客观地说,今天的日本依旧能享受40年前或30年前创新带来的巨大成果。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年初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感叹:“中国游客到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技术创新已迫在眉睫。”在东京街头,笔者常看到许多中国游客,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国家游客,购买了大量的商品。尽管其中很多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创新繁荣期已让日本拥有大量知名工业品牌,每个品牌都代表着时尚、安全、高质量。国内前不久流行买日本产的小学生书包也是一个例子。可以说,日本实现过“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 但现在这一招很难再玩转了。上世纪90年代,笔者玩过索尼CD机、MD机,也购买过日本品牌的录音机、录像机等。但现在,随着美国、中国等国数码产品的出现,一些年轻的音乐发烧友可能连MD机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不仅这些“硬件”被人遗忘,日本家电企业也没有先声夺人,将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检索等产品技术全部融入到手机、平板电脑中。让日本人仍感到自豪的是很多新产品中附加价值最高的零部件还是“日本制造”。日本一家微型马达制造企业的总经理告诉笔者:“几乎世界上主要品牌的手机,其振动马达基本上都是我们公司制造的。”一家日本知名品牌相机制造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在高端手机、电脑上使用的镜头,世界市场的份额我们占了主要部分。”某种角度看,这些日本企业活得很滋润,没有太多维护品牌的支出,没有生产风险,似乎选择这样一条经营之路并不错,但却逐渐失去新的生产理念。 来自美国的革新理念与日本渐行渐远 日本人一向看重创新,但为什么效果不好?这值得研究。为保护小企业鼓励创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规定引进技术必须有利于本国产业健康发展,不得损害小企业,不得妨碍国内技术发展。庆应大学经济学部名誉教授井村喜代子对笔者说,日本在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微电子各个领域,主要技术来自美国,个别技术从欧洲引进,这些技术在日本经过本土化以后,迅速成为国际技术中的尖端。“日本在进行产业创新时,美国忙着战争,先是朝鲜战争,让日本有了获得新型重化学工业创新的时机;然后是越南战争,美国给日本让出了美国国内的民需市场,并在越南周边,特别是后来成为新兴工业市场国家的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给日本带来出口大量产品的机会。”井村教授对笔者说。在井村看来,如果没有美国的这两场战争,日本创新并获得整个世界市场的机会很可能没有这么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曾提出“要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也公布过相关的科技白皮书,强调利用本国创新技术带动新产业,并于1995年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转变思路。不幸的是,这种创新的意识没有冲破“经济失落”的阴霾。当一个国家以保守为国策后,原地踏步实际上就是拱手让其他国家超越自己。老牌的日本企业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制造能力,这让有的企业很难下决心去实现突破、寻求开发更新的产品,同时疏于管理模式的创新。举例来说,进入21世纪后,数码成为新的产业趋势时,日本企业能否像割舍磁带录音机、胶卷照相机那样,将刚投产不久的生产线丢掉不用?可以说,就要失去市场的大量产品生产线留存在日本,让日本既不能投资建新厂,又不能下决心投巨资集中做创新产品。当然,不是所有制造业都甘心“失落”。日本汽车制造商2015财政年度研发资金就创了历年来的新高。 从GDP排名、近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等方面看,日本仍是很有实力的国家,也有创新的条件。笔者接触过很多日本研发企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不能说不细,但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却没有开发出太多影响全球的新概念产品。日本NHK电视台10月27日报道说,“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之一”免疫学者本庶佑希望用攻克癌细胞的“刹车”装置的新理论,研制出一种全新的抗癌药,但遗憾的是日本企业觉得,花时间、精力及财力去走一条新路,风险太大。在电视节目中,本庶非常遗憾地说:“我和太多的企业谈过新药,竭尽全力去说服企业,但处处碰壁,没有一家日本企业肯与我合作。”最后本庶只好去投美国企业。 在笔者看来,在东西方“冷战”的几十年内,日本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对美国最新经济、科学、产业、科研缺乏理解,与政府强化政治和军事的日美同盟关系形成巨大反差——日本过去是引进美国技术,现在变成只买美国产品了。 社会保守必然导致创新不足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群魔色舞最新网址 钮忹人 极品无赖木石山水 厨王争霸20130726 大地游龙传 金瓶乱 wed2qq 爱上男尸 beij时间校准 人蛇大战之蛇国女王 达贝妮语录 仲夏是指农历几月 黄金渔场130606 |
- 上一篇:90后女生如何创业空空狐
- 下一篇:“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