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公司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坚定回归“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应对当前挑战并为未来布局。他首次明确将公司的长期战略重点指向“具身智能”领域,预示着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核心战略正经历深刻调整。 李想在回顾第三季度表现时坦言,这是理想汽车面向第二个十年的第一个季度,公司经历了“产品周期、公关舆情、供应链爬产、政策变化等各种挑战”,这些因素对交付和经营产生了影响。尽管面临压力,理想汽车仍保持着强劲的现金储备。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储备达989亿元,这为其在纯电、智驾等核心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 财务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0亿元,全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1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AI领域的投入将超过60亿元,占全年研发总投入的一半。这一数字清晰地揭示了理想未来的技术重心。结合李想关于“具身智能”的表态,可以解读为,理想汽车正将其庞大的研发资源向这一前沿领域倾斜,试图在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交互融合的赛道抢占先机。 在经营质量方面,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的整体毛利率为16.3%,车辆毛利率为15.5%。公司特别指出,若剔除MEGA召回事件对成本端的不利影响,调整后的车辆毛利率可达19.8%,较上季度的19.4%还有所提升。这显示出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健。 对于市场关注的交付指引,理想汽车在财报中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为10万至11万辆;预计营收为265亿至292亿元。关于纯电系列产品的进展,总裁马东辉补充道:“目前i6和i8正在进行产能爬坡,11月起i6的电池正式启用双供应商策略。我们将保障两家供应商的电池性能和质量标准一致,预计明年年初,i6的月产能将稳步提升至2万辆。”这些举措旨在保障产品供应,支撑短期业绩回升。 业内分析认为,李想此次宣布回归创业模式并押注具身智能,是在行业竞争白热化背景下的主动求变。一方面,通过重构管理效率,应对当下的市场与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则将公司的长期想象空间锚定在更具前瞻性的“具身智能”领域,这既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入相呼应,也可能是在为超越当前智能电动车竞争维度进行技术储备。在千亿级现金储备的支持下,理想的这一战略转型能否在下一个十年开辟出新的增长曲线,市场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创业人物 |
- 上一篇:清河红桥杯创业大赛总决赛11月25日启幕
- 下一篇:没有了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