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创业教育或其他任何领域天然会去思考和实践的,就是教育要走出国门。目前上大悉尼工商学院走出国门的项目还不多,但有两个重要的点:一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巴基斯坦卡拉奇工商管理学院,其对上大悉尼工商学院的创新创业模块非常感兴趣,两院学生之间共享课程和项目资源,既请进来又走出去。二是上大悉尼工商学院正与芬兰进行合作。北欧国家的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很高,可以为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输入强大动力,其技术力量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将带来更大的外部效应。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一个可复制可移植的学生培养体系,打造了创业教育的全生命周期。例如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合作的“未来合伙人”项目,为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设计不同的情景,让他们刚进大学校门便能更好地介入,而且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传帮带的机制和文化。该项目为上海地区中科院研究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非常稳定的合作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合伙人”项目有课程设置,有针对企业需求的管培生项目,有校友协助,还有创业者俱乐部。从近几年运行的情况看,创业者俱乐部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第一个学生负责人毕业后,第一件事就是以校友身份回到俱乐部,继续用自己的经历、资源和人脉为在校生提供持续的输入和帮助,同时在校生通过商业课程的不断训练,毕业后能够创造真正的价值。此外,学院在俱乐部中还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和技术专家,采用长期陪伴的培养方式,增强他们对项目的信心,增加他们发掘人才的机会。 创业教育本身是对人的培养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难道未来让学生都去创业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学生今后不管是否创业,他们经过在上大悉尼工商学院的课程学习和磨炼,今后在职场中面对压力、面对挑战的时候,会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大悉尼工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会持续地对学院创业教育进行输入,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合作办学还是创业教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来,学院有了丰富的积累,学院创业教育中心有一面墙,只要有企业、项目愿意和我们合作都会“上墙”,如今,这面墙已经没有空白地方了。 学院的创业教育有清晰的定位,因为处于孵化器前端,所以学院也希望和优质的孵化器合作,让这些孵化器为学生、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学院创业社群的雏形已基本构建,团队均为交叉或组合编队。哪怕是一年级新生,也有机会和学长、校友组成团队,也会遇到项目所提供的技术专家和行业资源。同样,学院也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包括资金意识等。此外,学院还有俱乐部、咖啡厅等交流平台,为学生之间、校友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作者系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副院长) 来源:神州学人(2018年增刊第2期) 责任编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自己创业的好项目 当下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 个人创业项目50字 |
- 上一篇:芜湖市残联举办就业创业分享沙龙
- 下一篇:投资人吴世春:给创业者的108条创业锦囊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