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技术学院(研究院)项目制课程设计模式(央广网发 未来技术学院供图) 其次是以项目驱动学习,实现从课程端到产品端的转化。学院每学期开设4门核心课程,本科四年完成约25个项目,所有项目均由2名以上教师共同指导。 学生4-5人一组,通过市场调研掌握行业和用户痛点,发现和定义问题,提出产品设计方案,运用跨学科知识、技术和各种软硬件工具快速验证、迭代和优化产品,最后整合供应链资源快速推向市场。 其三是团队化教学,组建跨专业的结构化校企“混编”导师团队,打破传统高校各门课程‘画地为牢’、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 通过将专业课程分成若干单元(课程群)的形式,导师团队根据学习成果和目标对单元内各模块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内容、项目、资源进行重构设计,解决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之间“两张皮”的问题。 其四是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与传统高等院校以交作业、写论文来验收学习成果的方式不同,未来技术学院(研究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依据是市场成果。 学生通过开展创新实践、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竞赛和自主创业等方式,可以申请免修课程、置换课程、替代学分。同时,学院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据悉,学院鼓励学生将好的构想落到实处,对于具有市场接受力的项目,学院将予以大力支持,学生可依托项目创办公司、依据市场反馈动态调整项目及学习方向,以此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此,学院(研究院)正积极探索前沿技术的工业转化模式,建立“端”到“端”的硬科技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其中包括:联合供应链建立产品试制中心,为科研团队和中小微企业提供设计、试制、验证、检测等快速验证服务;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建立供应链管理中心,保障零件采购、样机生产、批量生产;联合清水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基金等创投资本,提供宣传推广、导师指导、种子基金等金融服务。 【结语】 作为硬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学院派创新创业是创新驱动增长战略下至关重要的一环。 李泽湘教授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研究院)正在开展的新工科教育探索,或许能为时光深处的“科创之问”给出新时代的响亮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个人创业好项目未来五年适合穷人小生意 穷人创业项目 创业小项目做什么好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