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平衡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 悠跑科技李鹏:我个人觉得技术和商业本身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我们的技术本身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就是我们要呈现给我们合作伙伴的东西。 这些年之前我一直在做汽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悠跑的技术想要解决的是造车周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问题: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多元化地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悠跑想做一个全新的角色:既是“硬件安卓”,更是行业变革的推动者,与产业生态的搭建者。在公司成立八个月后,今年年初我们向整个行业发布已经跑起来的“UP超级底盘”,以及我们的UP SPACE超级舱体概念车。 UP超级底盘,能够实现智能电动车的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了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态和供应链,能够极大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造车周期和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仅提供了一个“骨骼和肌肉”的系统,也提供了整套神经系统,甚至整个“小脑和脑干”的部分。将来汽车展现不同、可以被“换脸”的部分,留给我们潜在的合作伙伴。 PPIO姚欣: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有市值的事,我一直认为最好的钱都不是VC的钱,最好的钱一定是市场的钱,是能让你长久的活下去的,能够穿越周期的。 在把PPTV卖掉之后,其实我自己作为投资人也在投很多AI企业,投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公司基本上到C轮就很难再拿到融资了。为什么?这些创业者都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工程师、海归专家、博士、教授,但最后都在商业化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技术跟商业这不是一个矛盾的话题。在整个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模式活下来,而能让你活下来的本质是创造长期的商业价值。技术只是早期的门槛,可能短期内某项技术创新能让你比别人跑得稍微快一点,但后期其实差异度没有那么明显。最终胜出,靠的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效率提升方案的能力,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壁垒。 我做边缘云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客观讲,边缘计算的应用大爆发还没到来,这个产业还要用5~10年来发展和等待。边缘计算很相关的一个领域是5G和6G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通信技术的更迭换代都是以10~20年为一个周期的,所以说当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还没有全面普及和成熟的时候,你作为整个大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爆炸式的增长不现实。 那怎么活下来?在你的新场景还没有到来之前,先解决现有场景的局部问题。先用新技术,在现有的商业模式里面解决一个很落地的具体的问题,我称之为旧瓶装新酒。通过局部的改造,提升效率,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先活下来,再去不断开拓新的场景。 CCV周炜: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打法,战略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我自己原来也创业,所以我很同意两位的看法。在烈火烹油钱非常多的时候就尽快扩大规模,实现最高的覆盖率。如果商业价值暂时体现不出来,就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儿做好,先把用户抓住,让用户形成习惯和绑定。还有一个成长的方式是,能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如果能把自己的业务完善成一个复杂系统,形成一个“交钥匙”工程,你的战斗力会非常强大。
压力之下, 如何建立自己和团队的信心? 悠跑科技李鹏:作为一名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也就选择了放弃抱怨的权利。我是帆船运动的忠实爱好者,我在创业之前参加过很多亚洲的帆船比赛,也拿了很好的名次。海上的环境风云变幻,一个好的水手是不会去抱怨刮风还是下雨的,而是全身心去操作船只。 创业也是一样,我们会通过关注外界的变化迅速调整公司的战略和节奏,但在环境不太好的时候,更要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建设、产品打磨和技术积累上。 公司的创始人要像太阳一样去燃烧自己、点燃团队。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正能量,然后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同时与团队更多地交流,保持充分的透明,让团队能够感受到我们情绪的稳定、战略的稳定、方向的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 PPIO姚欣:“剩者为王”,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其实谈到这个话题我更有切肤之痛。 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当时还在做PPTV,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能比今天还要惨,很多投资人几乎没有出手过,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投资事件就是京东的融资。在那样一个背景下,PPTV的估值也是“腰斩”,团队成员也差不多走了一半。但后来我发现寒冬让“剩者”为王,2008的寒冬直接杀死了百分之九十不切合实际的公司,很多自大的创业者都在寒冬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训。 在寒冬中,公司“活下来”是第一目标,可能在危机来临前我们还在讨论公司能融几轮、估值多少、团队如何去发展,新业务有哪些创新点,但处在资本寒冬中,“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我很认同李鹏总讲到的“坦诚的沟通”这一点,对于我们创业公司来说,大家跟你创业也一定知道肯定有风险,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所以坦诚的沟通是基础,在这基础之上你才可能让大家认识到当前的情况,来做出必要的调整。 CCV周炜:其实从VC的角度来说,我们也面临整个行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在努力思考什么才是一个正好的方法。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与被投企业之间首先要多沟通。CEO其实是很孤独的,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跟团队去倾述自己的感受,作为投资人,你们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此时的价值就是“陪你们聊天”,这也是投后的服务。 我自己在特别焦虑的时候会看一些科幻作品,能让自己暂时“脱离现实”。关于团队文化,我觉得这一时期确实更需要团队文化的建立,把团队的力量全部推到外面去,把压力变成动力,危机是凝聚核心团队的好时机。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世界男足排名 值得看的书 apad平板电脑 中国男装品牌 中国财富排行榜 笔记本电脑性价比排行2019 正宗大盘鸡的做法步骤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