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创业课程及教材不完整。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课程体系大多借鉴国外已有课程设计;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课程,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足,实践课程也远少于理论课程,二者有效结合很不够,急需开发具有本土化特点和实战应用场景、将“应然”和“实然”有机融合的优质课程和教材。 徐小洲: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破冰,但还没有自由“航行”;已经开局,但还没有合理布局;已经破题,但还没有很好解题。当前,需要重点思考几个问题: 优化发展问题。与十年前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逐步清晰。尤其是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卡脖子”之痛倒逼社会各界进一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战略思考仍然不足,教育目标还存在着单一、零散、低位的现象。 扩大参与问题。尽管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两学分必修课,但因为各种实际困难,真正贯彻落实存在难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师没有深入参与、学生没有全面参与、企业没有有效参与”的现象。 提高质量问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竞赛质量亟须提高。从教育质量看,要挤去“水分”。创新创业“金课”凤毛麟角,创业家品格教育严重缺失,教育内容华而不实,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需要扭转。从竞赛质量看,有些学生为了竞赛而竞赛,竞赛作品在不同赛场轮番转战,没有精力,甚至没有念头与市场对接。各类竞赛日益增多,带火了竞赛市场,甚至出现了有偿包装竞赛作品等弄虚作假现象。 3.“五育”齐抓,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光明智库: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五育平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许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要进一步处理好“思创融合”“专创结合”“劳创融合”等问题。 “思创融合”,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相融合。第一,在教育目标上,要不断增强学生为国家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三,变革传统观念,改变以往“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层次的、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成果化”课程评价体系。 “专创结合”,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当前,很多高校强调建设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金课”,此外,还应重视挖掘已有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 “劳创融合”,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劳动教育强调尊重首创,鼓励创造,推崇奋斗,无论从精神还是形式都与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融合。 徐小洲:谋划未来,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规划。要围绕新时代战略目标,尽快制订面向2035、2050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规划。战略规划要着力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全民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普及创业教育、优化创业服务、完善创业保障、建设创业生态为重点,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内容与标准,全方位、长周期、立体式谋划,大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转变观念,释放创新创业教育活力。要转变传统、狭隘与封闭的创业观,实现创新创业观念转型:由创办企业向终身创业、全民创业、全球创业转型;由创业带动就业向提升个人素质转型;由以学校为主向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转型。 互惠互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构建项目、培训师资等方面发挥主体性作用;企业要与学校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走向全球,建设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力构建全球创业教育共同体。 徐飞: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单向教育为双向训育,构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向型训育体系,实现教学相长。用修双学位、开展第二课堂学分制等多种方式,加大创业实践训育。 将创新创业训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行业发展趋势,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构建面向真实场景的实习,引导学生从初期就观察和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敏锐捕捉市场和行业涌现的新机会。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评估。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创新创业改革成果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未来的评价评估,应强调“成绩、成果、成效”导向。同时,逐步实现全方位、引导式、闭环路、精准化的评价评估。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斯敏、张胜、张梦泽、蒋新军、康薇薇 通讯员 焦德武)
+1
|
| Tags: 手机性价比排行 浏览器下载排行 好看的韩剧排行榜 窗花图片 韩国好听的歌曲 中国作家富豪榜 shubaowang 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