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黑马"姿态杀入P2P:专访创业合伙人&CEO董祺 星岛环球网 撰稿时间 2014-4-26
专注“小而美” ——专访创业合伙人&CEO董祺 ■本报记者 许 洁 P2P网贷行业正经历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时代。在“倒闭潮”暗潮涌动之时,又有一波新生力量在快速崛起。而对这个新兴行业,新进者们则显得信心满满。 “我们之所以投身P2P行业,是因为在其中看到了强劲的市场需求。”普惠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惠金融)创始合伙人兼CEO董祺对记者表示。其于2013年与另外两名同为金融圈闯荡出来的合伙人创办了普惠金融,而此时,这家注册地在上海,总部位于北京银河SOHO的P2P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事业的追求冲淡了创业的艰辛,“我们全都回到了投行作息,每天晚上11点多才走。”董祺轻松地说。在他眼中,小额贷款需求就好像岸边的贝壳,“等潮水退后,只要弯下腰就可以遍拾于地,但是往往被人忽视。 《证券日报》: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如何突围? 董祺:专注可以让我们领先!普惠金融所制定的策略其实可以形象地概述为“小而美”,我们服务的借款客户资金需求规模是很小的,另一端服务的出借人端客户资金量也比较小,所以我们会把“小“引入到整个公司战略发展定位中,因为只有“小”才能确保我们把整个风险控制住,小额分散是这一行业务风控的核心关键。 从投资类的产品来说,所有固定收益类产品,基本上都是类似的,他的核心是产品背后是不是有比较好的风险控制。我们未来在出借人端会有部分的创新,但借款客户才是关键点。我们会基于行为特征来划定和分析不同人群的风险,之后借款客户会做浮动的定价。现在可能只是划了四到五类的一个差异化定价,之后会基于人群特征、风险特征可以划到更多产品化定价。在个人借款这一块,我们会围绕他们做更多比如像车贷、不同需求的贷款、不同细分行业的贷款。 《证券日报》:有什么措施来实现最佳的风险控制? 董祺:专业人才是金融企业做好风控的基础,从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两个层面来说。普惠金融的创始人团队,全部是在金融行业做了很多年的,加起来有超过30年金融从业经验。第二个是高管层面,因为这个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来自于整个风险控制的技术,我们的风控部门高管来自于全美前十大银行之一的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Capital One是全球做小微贷款领域最领先的公司,他们开拓美国银行体系所不覆盖的最底层15%到20%人群,对于这类客户的风险评估和定价能力可以说是全球最优秀的,我们这位高管在Capital One服务多年,拥有深厚的小微借款人群量化风控经验,同时高管团队中也有在国内多年从事小微借款行业风控政策制定的人才。做金融主要靠团队,团队就一定要找业内最专业的人,这是确保我们业务质量的关键。 《证券日报》:目前,公司主要在哪些城市落脚? 董祺:我们城市选择策略基于两条,第一,传统金融体系覆盖和发展水平比较低,大量刚性需求得不到主流金融机构服务的覆盖。第二,城市流动人口相对低一点,客户稳定性能够带来低风险。满足这两个特征的城市基本上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现在进去的省份基本上在中西部和北部这些省,我们暂时不会进入那些金融覆盖高、刚性需求相对小,另外人口流动率很高的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城市。 《证券日报》:P2P行业创业者的年龄都比较年轻,智商也高,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董祺:第一,通常来讲年轻可能会让这个人思想更开放,也必须思想开放,因为行业是快速在进化。第二,他有很强的金融行业背景,他需要很快建立起在小微贷金融服务领域的风控技术壁垒。但这还不够,他需要有管理思维,他要知道怎么能运用先进的管理体系来确保一个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团结。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可能会赢,年轻和聪明并不能解决所有管理问题。 关键词:董祺 普惠 证券日报 CEO 金融体系 金融企业 风控 金融行业 风险控制 高管 进入星岛首页>> 进入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何平平怎么死的 灭国英雄花屏 razortxt 爱的思念简谱 袁宪千 xingganyouhuo 唐街十三妹 古堡弹球 京v30026 周头鼓乐队 周明德与李小林 王文沧简历 大蛇无双无惨 贱人工具箱5.9 艾九高清影视 我画我猜 15200000000 |
- 上一篇:这十种心态阻碍你成功创业
- 下一篇:创业最大的风险并不是失败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