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雷柏科技的一体化生产线上,身材小巧的ABB“中国龙”机器人正两个一组形成搭档,灵巧、娴熟、精准地组装鼠标:从安装USB插头、移印,到组装接插件、鼠标垫片,两个可爱的小家伙配合得天衣无缝,它们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毫无怨言。据测算,雷柏科技引入的70台ABB“中国龙”可以替代300名工人的工作。“这是我们在中国研发推出的首款机器人,是ABB最小的机器人,仅重25公斤,但却创造了重复定位精度达0.01毫米、每分钟拾料次数高达100次的世界领先纪录。”顾纯元介绍。 上世纪80年代,顾纯元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到瑞典留学,并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取得力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不久,顾纯元作为研发工程师加入ABB集团研发中心,此后几年他从普通工程师提升至研发中心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团队从2005年的9人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人,技术力量不断壮大。 2009年,顾纯元终于圆梦,带领中国研发团队成功开发了ABB第一台“中国创造”机器人核心产品——IRB120,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质的提升,同时将中国本地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由于IRB120的成功开发,ABB中国研究院被《环球企业家》杂志评选为“2010最佳研究院”。ABB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真正实现本地研发的国际企业。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现场,IRB120在瑞典国家馆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喜爱。如今,这台小机器人陈列于上海浦东展览馆做永久性展示。 2011年6月,在顾纯元的带领下,ABB在华机器人研发团队又研制出全球速度最快的码垛机器人-IRB460,运行速度比同类常规机器人提升了15%,而占地面积则比一般码垛机器人节省五分之一。通过本地化创新助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ABB为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浦东二次创业的浪潮中,顾纯元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飞跃。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海归女”立志现代农业——记上海若兰益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若兰 出身于创业家庭,到国外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回国后却放弃大学教师的工作,也走上了创业之路,建起了全球一流的食用菌种源科研培育中心。这就是上海若兰益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若兰的别样人生路。 董若兰在国外留学期间,主修酒店管理专业。2004年,她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后,被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生活安逸、工作体面。但在她的心底却一直涌动着一种激情:怎么用我所学,为家乡做更多的事?2008年,她毅然辞职,成立了上海若兰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董若兰运用在国外留学经验,先后在南汇工业园区建设了朕天总部经济工业园、朕天光电科技园,园区被评为“上海企业总部试点基地”,目前,已经引进华美集团、罗麦集团、上海世博馆、台州英杰等高质量的项目落户。 在发展园区建设的同时,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民以食为天,想做一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项目,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口福”,让更多农民能够增收致富。原因很简单,董若兰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董若兰接触到了韩国绿色和平集团。这是一家掌控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核心技术的全球性集团企业,在世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 2011年,董若兰与韩国绿色和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抚顺清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益升若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选址她的家乡大团,从韩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分期分批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除生产之外,公司还立志于新兴种源农业的开发,建设起了全球一流的食用菌种源科研与培育中心。 公司发展了,但董若兰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忘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回报社会。近几年来,她的公司向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数十万元。她本人目前是浦东新区五届政协委员、新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新区青联副秘书长,今年刚刚被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主动提出到临港去安家创业——记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港分局辛美华 今年1月1日,备受关注的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原浦东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建立起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体系,这也是上海首次探索大市场大监管模式。 2013年12月,在“挥师南下、决战临港”的号角声中,原本在工商浦东分局工作的辛美华主动提出,要求响应“三局合一”、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的号召,到临港上班。这个山东妹子的工作也就此从浦东“核心区域”杨高路转移到了东海滩边。 辛美华有意去临港上班时,不少朋友劝她,“太远了,很荒凉的”。近日,当记者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港分局见到她时,问她:“过得咋样?”小辛微笑着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辛说,缘分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如果说刚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还有些忐忑,那么,现在已经越来越喜欢这里。 在临港工作不久,她便在这里租了房,把丈夫也“拉”了过来。小两口喜欢这里远离尘嚣的宁静,小辛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爱人一起漫步大海边,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小辛更喜欢这里别样的热闹,周末的时候,夫妻俩会到电影院看场电影,享受二人世界。晚上在小区里散步,看着一户户亮起的灯,两个人会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这里又有一户入住了,真好。” 四大开发公司南下临港,自贸试验区的总部办公楼也搬来了,小辛更觉得临港“前途无量”。在她眼里,临港就像曾经荒僻的陆家嘴或深圳,她甚至会在不经意间和朋友们开玩笑:“为什么我的眼中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从街头爆米花到车间技术工——记上海民宇飞实业有限公司窦元军 从走街串巷讨生活的爆米花小贩,到三尺讲台育桃李的人民教师,再到小有名气的数控技师,在窦元军的人生字典里,“坚持”二字总是熠熠生辉。8年来,他以“农民工”的身份从职校培训班“读”到机械制造自动化本科,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2005年,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农村的窦元军携妻带子,抛下了河北老家的一切,来到了上海。初来乍到,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窦元军没有一技之长。他花400多元买了一套爆米花的机器,走街串巷吆喝生意,最困难的时候三餐都不能保证。就在这时,一张数控机床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出现在窦元军的眼前。“我不是正好缺技术吗?”窦元军没多想,就马上报名了。正是这个偶然的决定,开启了他走向求学之路的大门。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混乱武林加钱版 奥金撕裂者 婚外遇 独孤卫 情迷但丁湾qvod 姜声扬萧莉 必好孕自助捐精网 潍坊一号歌词 脯的组词 河月蟹日 茜茜达姆 z108弃城快播 热血无赖缉毒 希普曼耗材 潮汐王子成就 预言者巨刃剑 等一个晴天简谱 |
- 上一篇:女大学生“猪倌”创业记
- 下一篇:第二十四期创业门诊在光谷创业咖啡举办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