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近年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让农村特困群体能够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过上舒心的生活,成为保障民生的焦点。记者日前在江西采访时了解到,赣州市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累计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63.08万户,近300万农民不仅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而且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会昌县地处赣州东南,属于江西省欠发达地区,国家级贫困县。走进会昌县庄口镇海螺见山社区,记者看到,一排排三层独栋小楼错落有致,村前有片令城里人羡慕的古樟林,村前河堤边是条景观路,路两边都有亮化。村民刘显友告诉记者,他原来在山区破旧的土坯房住了40多年,不仅环境阴暗潮湿,还总是担心房屋被山洪冲倒。通过土坯房改造,他不仅住进了小洋楼,而且还开起了摩托车修理厂、副食店,年收入可达5、6万元,“原来开摩托车都很难开上去,怎么开店呀!现在(交通)去县城、去镇上都比较方便了,以前要从山区过来的。(现在)人多了,生意好,做起来比种田好10倍,比打工好多了。” 据了解,为了解决跨村土坯房改造户在同一社区的安置管理,当地政府还创新了社会管理机制。在改造户中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成立了社区危旧土坯房改造理事会,引导改造户在流转山地、规划分配宅基地等方面积极化解各项矛盾纠纷。会昌县农工部部长吴庆生说,理事会在危旧土坯房改造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土坯房改造过程中,首先考虑到政府指导,农民自理。主要是发挥农民理事会的作用,让农民自己来协调这个事。在政府的引导下,先规划,然后根据农民的意愿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自己来管理这个事,在过程中农户之间协调很多问题,包括土地等一些纠纷问题,都是通过农民自己选出来的代表来管理这些事。特别是边远山区往中心村发展,还是协调的比较好。” 数据显示,自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实施以来,会昌已有3.1万户农民告别危旧土坯房,210个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建成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村新型社区。 会昌县县长余学明表示,安居还需乐业,居住条件改善后,要帮助村民发展产业,会昌县以土坯房改造为切入点,利用“互联网+”概念引导村民回乡就业、创业,发展特色种养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就业培训可以完全支持,另外回乡创业审批服务是‘一站式’到位。在家里发展农业(种植)对比效益还是可以的。它现在引进了“互联网+”的方式,也叫QQ农场,代种、代管理、代配送。所以,新的经营模式一定会吸引打工的人回来做这个事,比较(起来),效益会更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2年以来,赣州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近146亿元,帮助全市69.5万户、近300万农民告别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其中,红军和烈士遗属遗孀及后代全部住上新房。 在土坯房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还非常注重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在为土坯房改造户新建的社区中,就配套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在硬件上推行“六个一”标准,即一个广场、一座舞台、一套音响、一间活动用房、一条宣传长廊、一套健身器材。 吉潭镇镇长黄明山表示,文化广场的建设有助于土坯房搬迁户融入到新社区的“大家庭”中,“原先‘老表’建房只是满足自己房屋内的‘小天地’,但是文化广场做了以后,他觉得里面的房子再大也是一家人享用,通过文化广场的建设是一个小村落的人都可以享用,这个是一个观念上比较大的转变。” 目前,寻乌县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400多万元,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今年将实现15个乡镇全覆盖。土坯房改造极大地改善了革命老区民众的生活条件,也使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和丰富。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李洪志百度百科 sichuanrenshi 笑傲天下之我主浮沉 soutongdalu xiaomeimeirentiyishu 鸡奸图 三陪女特殊服务过程 女王的教室金道振 盗情txt新浪 逍遥魔神传 chengrenav 夏骄阳老婆 爱妻慈蓝伶 新欢霸爱 |
- 上一篇:选择武汉商途,在线帮您达到淘宝新王朝
- 下一篇:好吃又便宜 永远是餐饮业的根本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