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向好趋势得益于国家大湾区战略的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分析指出,港澳青年大湾区创业呈现“四高”特征,即创业人员高学历化、从事产业高科技化、产业链上高端化,还有产品服务高附加值化。 共同家园 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来自香港的创客郭玮强、陈升获得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表彰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在深圳的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郭玮强是一名“90后”,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启了创业之旅。他发明的“随身宝”——首款直立开箱的智能行李箱,是市场上唯一能在托运时定位并具有防丢失、可充电、智能称重、指纹解锁等功能的“全能行李箱”,其企业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我们真正的市场是整个庞大的内地市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市场。”郭玮强有一个更高一层的目标,“希望自己能作为一个案例,让更多的香港青年可以看到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也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住这一份初心,一直发展下去。” 同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青年积极拥抱大湾区大未来。 5年前,香港三位“90后”青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兜里攥着不到1万港元,来到江门投身农田创业。5年过去,他们已经申请了10多项国家专利,拥有两个大型鱼菜共生生产基地,聘请了20多名当地村民参与生产。 “在最艰难的时候,是江门‘收留’了我们,提供了土地和资金帮助,并且为项目配备了本地资深的农业专家指导。”梁立锋说,“江门给了我们最好的条件和最有力的支持,我们要把这个家园建设好,回馈乡亲百姓。” 宜居宜业,大湾区正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家园。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2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是港澳青年增强认同的“第一扇窗”,投身大湾区的“第一座桥”,让港澳青年更加安心创业、深耕事业、安居乐业。 在广州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网红销售直播室”里,“港夫广妻”李剑禧、孙嘉晞面对镜头驾轻就熟。他们去年携手创业“变身”网红,把香港商品引进内地,把内地的新零售和互联网技术带到香港,互联互通的大湾区已成为这对夫妻的筑梦家园。 “只有亲身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来创业,才知道这里有多好,祖国对港澳青年的支持力度有多大。”李剑禧感慨。 对在大湾区打拼的港澳青年来说,港澳是家,广东是家,大湾区是家,祖国是家。 近年来,广州着力推动港澳青年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方面与内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全市开设25个港澳子弟班、入读港澳籍学生600余人,支持港澳青年在广州购买商品房,筹集港澳青年人才公寓1000套……全方位保障下,港澳青年生活更安心,扎根发展信心更足。 “90后”港青何静雯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莞,在内地互联网的蓝海里淘金。“内地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新点子总能在这里发芽。我想,大湾区能实现我的互联网创业梦。”她说。 逐梦途中,何静雯在大湾区遇到了爱情。大湾区不仅是她“梦想绽放之地,更是家的所在”。 “对我来说,香港是我成长的地方,而内地是我家,也是我的未来。”何静雯说。 “推开心窗的世界更大,前面风景都可以入怀”。这首大湾区主题曲《共同的家园》唱出了许多港澳青年的心声:只有把自己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中,才能傲立潮头。 当前,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港澳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欢迎嚟(来)到大湾区,美好嘅(的)将来同理想一齐继续去追,让我们一起牵手追寻一个梦……” 逐梦大湾区,奋斗正当时。这是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美好香港、澳门,成就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时代!(记者王攀、徐弘毅、王丰、洪泽华、李凯)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减肥十大排行榜 深圳a股 日本av女友 新浪美食 明星座驾 香烟品牌 中国富豪排行榜 最有效丰胸产品 最美av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