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智培育科技队伍,融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用劲主动对接政策,借助外力完善产业链 用力提升科技服务,推动产业链的延伸 用心勇于担当尽责,心有宏图脚踏实地 用情真诚帮扶解困,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产业要有科技支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农民合作社也不例外。杨斌深谙其道,从建社之初就立下“注入科技元素,提高科技含量”的信念,并一以贯之地努力探索实践,其中有三招令笔者印象深刻。第一招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原来只有高中学历的杨斌,2008年通过国家自学考试,2010年获得了江西中医学院医药营销大专毕业文凭。在他的带动和合作社出台奖补政策的推动下,全社现有14名工作人员中,除监事长欧阳明年纪较大且已具有中专学历,主办会计系外聘注册会计师外,其他人员这几年都陆续取得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泥腿子”成为清一色的大学生。第二招是校企联合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杨斌通过多方奔走与沟通,先后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武夷学院、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20多家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成为他们的校外教学基地,或共同组织技术攻关、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共同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合作至今,已开展省、市级各类科技项目近20个。第三招是领头建设园区,实践中逐步提高科技含量。2013年,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筹建的邵武省级农业科技园,是全省惟一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园区。南武夷合作社带头融入园区项目建设,在实施项目实践中摸索提高科技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泉初见成效,2013年12月,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2016年初,邵武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是南平市首个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也成为国内唯一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科技园区。与此同时,邵武市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谭礼荣、朱英飒、黄敬武等6位拥有中、高级职称的老同志被合作社聘为技术顾问,为南武夷药博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邵武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中药材产业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一向嗅觉敏锐、已经从事中药材营销和种植多年的杨斌暗下决心,要充分抓住政策和市场均利好的机遇大干一番。在他的牵头下,经过多方联络和筹备,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2月注册成立。他被选为理事长后,更是心有宏图,更注重循序渐进,审时度势,一步一个脚印。刚开始,3700亩的种植基地仅限于邵武境内少数几个乡镇,且全部为合作社所有。2010年后,种植基地迅速向周边拓展,经营方式也随之转变,从原来仅限于现金每股100元入股变成现金、土地、山场均可入股,这既有利于基地大面积扩张,又使种植户得到更多实惠。基地做起来后,杨斌把目光投向了收购、发展药企。2008年下半年,合作社以523万元买下中药饮片制造企业福建瑶理药业有限公司,此举成了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引擎。前几年,合作社60%多的中药材产量被瑶理药业消化,今天,它依然能“吃掉”合作社近20%的中药材产量。这期间,他们还先后引进两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共注入资金3400万元,“瑶理”变为“承天”,虽然合作社在这家药企的股权比例变小了,并且改由他人控股,但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了。2013年起,合作社融入邵武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启动南武夷药博园项目。药博园占地面积1600亩,已收集武夷山脉药用植物近1000个品种,是我省第一座中医药博览园,并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挺近。
东南网讯(通讯员 陈新丁)从一名中药材中间商,到闽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掌门人,20多年来,杨斌开疆拓土,在中药材行业中拼出了一片天。日前,笔者走进药香四溢的南武夷药博园,倾听理事长杨斌的创业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江西永丰 永丰找工作 江西永丰招聘 91 pron free video 王梦溪百度影音 广告赚钱 浴室征婚 |
- 上一篇:4个博士的创业故事,见证华工与顺德的不解缘
- 下一篇:宝妈刘欣自述微商创业故事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