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Banner2
栏目分类
热门创业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创业故事 > INTRODUCE

金融活水浇灌光谷,科创新苗一年成林

2025-11-20 15:40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创业故事

在湖北武汉,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创新活力奔涌。这里集聚了超过5000家科技型企业,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系统已然成型。支撑这片科创“热带雨林”繁茂生长的,正是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超过1000家涵盖信贷、保险、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业态的金融机构汇聚于此,秉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理念,为需求各异的科创新苗量身定制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走进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一台名为“劳动者1号”的人形机器人正在灵活地爬楼梯,其仿生手臂展现出“举重若轻”的潜力。公司副总经理高峰介绍,这款机器人正加紧训练,目标是成为变电站的智能“值守员”。从构想到原型机诞生,“劳动者1号”的研发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其背后便有科技金融的鼎力支持。

“当我们得知格蓝若计划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制人形机器人后,迅速为企业新增了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为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做足准备。既然看准了这个项目的潜力,我们便坚定地给予支持。”交通银行武汉东湖支行营销科科长赵宇飞道出了金融机构支持创新的决心。这种“不看‘砖头’看专利”的新逻辑,正在光谷成为常态。金融机构不再仅仅依赖固定资产抵押的传统信贷模式,而是转向根据企业的技术成果、科研团队实力、知识产权以及潜在市场规模等创新要素来评估其价值。

格蓝若的成长轨迹,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的生动缩影。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电力智能感知单一业务,逐步拓展至智能机器人、精密运动控制等多个前沿领域,成长为竞逐多赛道的“多面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持精准地踩准了公司的每一个成长节拍。

创业故事配图

在初创期和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武汉光谷烽火集成电路创业投资基金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了格蓝若的多轮股权融资,为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然而,科创企业的成长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挑战。高峰坦言,在近两年的产品测试期,公司经历了“钱很快花完,收入却迟迟不来”的艰难阶段。此时,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机构提供的信用贷款成为了公司的“及时雨”。“在光谷,许多银行设立了专营的科技支行,它们的评估标准从侧重看财务报表,转变为更看重企业的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基本都能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提供额度可达1000万元的无抵押纯信用贷款。”高峰深切感受到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融资包容度的显著提升。

这种金融服务的转变,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十五五”规划建议也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顶层设计为金融资源的流向指明了“攀‘高’逐‘新’”的方向。

金融支持的持续赋能,最终结出了丰硕的产业之果。2020年,格蓝若的核心产品——智能电网设备成功通过测试并获得大规模采购订单,公司营收自此画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增长曲线:从2000多万元跃升至5000多万元,再猛增至4亿多元,三年间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在光谷,像格蓝若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正以其精准的触达和持续的耐心,滋养着一株株科创新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一片茂密的科创森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Tags:创业故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推荐使用第三方专业下载工具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