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阶段的企业家的“大战略”和“微生态”(五)
上文我提到,要创业就要紧跟时代,面向朝阳。 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而有些创业者虽然通过创业活下来,就再无发展了,再突破不了瓶颈了,我曾经经历过,也许现在也在经历着。生存已经限制了发展,为了维持运营,给自己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阻碍企业扩大经营。 创业者如果不再自我突破,将成为被煮死的青蛙,将被后来者淘汰。 创业者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销售团队建设,品牌经营,客户经营的过程中,完成创业企业的三级跳。 这是张奇老师给我的建议,我加上我的理解和九年的创业经验,给大家的建议: 创业到底如何干,我建议分三步走: 第一步,如果还没有一个“好”的产品或者竞争优势,聚焦于寻找行规给客户造成的痛点,一旦解决,则会据全行业而为己有,获得足够大,且客户认知价值极高的市场,而竞争对手无法跟进。 比如,Xtools推出198元月租型CRM,成为CRM搅局者;或者360推出免费杀毒软件,革了全行业的命;张奇老师的客户九洲驾校推出一费制贵宾班,推动了驾培行业进步,另一个客户秋水伊人推出“100%”调换货制度,打破了订货制的禁脔。 创业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利用差异化竞争,和突破行规的手法获得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机会,并建立一个“微生态”的销售队伍。在品牌弱势的条件下,给客户物美价廉的产品。 我的朋友,智取时代的齐文军的创业故事很有意思,在创业开始,齐总用无底薪的方式,招聘业务人员,给出绝对优势的销售提成,异军突起。 这给我的提示是:可以从市场找到产品的差异化,也能从自身销售团队组建上,给出绝对差异化的销售激励,打破行规,勇纳贤才。 创业的第一步关键词:活下来,差异化。 第二步,如果有了一个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聚焦于在市场上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构建“黑手党提案”,在目标客户聚集的地方传播,或者直接将目标客户聚集起来并且完全从客户的痛苦出发,比客户更理解客户,让客户获得极致体验。例如,米粉俱乐部,口碑相传,争相抢购。 复制销售团队很关键。我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销售人员的入职培训时间长短,销售人员的理解产品和行业的时间长短,简单说:销售人员的战斗力形成时间长短,决定了你的发展速度。这应该叫:“盈利单元的繁殖速度”决定企业发展速度。 假定,一个销售人员需要2-3个月才能上手成为战斗力,就需要重新评估是否要从产品上,其他方面做一些改善,让销售人员更快进入角色,更快上战场。这也同样适用于开更多的门店,更多地分公司等扩展行为上。 我们的CRM伯父,朱相东对此体会深刻,对于其存在的工业用胶黏剂行业,对销售人员的培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至少三个月),这大大影响扩展的速度,或者可谓简直不能扩展。 我也感同身受。一个销售CRM复杂产品的销售人员,需要两、三个月对产品熟悉,那就意味着,代理商没有耐心去培养人员,这也是我一直提倡,要把产品做简单,要把产品卖点做简单的主要原因,因为,复杂的产品销售行为,带来的是:销售人员跟不上,销售能力提升不上,同时,扩张速度大打折扣。 我们需要把软件设计成为工具化,我们才能卖得快一些。 我的朋友乐语公司的陈爱锋老师很理解这就话,对于网络营销的人员配置基本单元做了规划,他认为,最小单元包括,一个网络营销推广者,一个网络营销咨询师(专门获取线索)配备两个销售人员,一个服务人员。最小单元中有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利益分配激励。假定你要网络营销战略的话,你务必听听他的建议。 品牌在第二阶段也需要塑造,第一,产品的优势塑造,第二,企业形象塑造,第三,客户案例塑造。关于品牌的东西,我想另外花时间再讲吧。 创业的第二步关键词:聚焦目标客户、复制销售能力、塑造品牌。 第三步,如果有了一个决定性竞争优势,也有了潮水一般涌来的粉丝,聚焦于内部管理。人,财,物,信息等支撑体系是否协调。 张奇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企业咨询公司通常到了这一步,保证不了产销协调,产销两旺。唯有良性循环,才能基业长青,等到下一次行规打破的风口浪尖。潮起潮落,笑傲江湖,庶几方为创业家本色。 咨询公司的项目实施能力,受到专业咨询师的数量和能力的制约。销售能力上去了,生产能力却跟不上,这就是很多咨询公司产生合伙人机制的重要原因,人才成为创业公司的主要瓶颈。 其实这一步就是目前雷军的团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小米手机掌门人雷军迫不及待地公布了2013年的业绩:销售手机1870万部,增长160%,超额完成了年初供货1500万部的承诺;销售额316亿元,增长150%。其中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12月,销售手机322.5万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串耀眼的数字,是市场对这家创立不到4年的公司的肯定。在公布业绩的同时,雷军对小米今年的供货再次作出承诺:“2014年全年至少供货4000万部!”小米手机副总裁黎万强则解释了这4000万部手机的计划销售构成:自有电商渠道3000部部,运营商合约机1000部部。 实际上,在今日曝光的雷军给小米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提升产能”已经被拔高到了小米今年首要任务的位置上。雷军在邮件中坦言,尽管小米手机的月供货量从最初的1万部,提升到了如今300多万部,但仍然严重供不应求,还有很多用户没能及时买到产品。 我个人认为,雷军的“饥饿营销”是“作”出来的,之前的资金能力,现在的生产能力,都让雷军打着“饥饿营销”的幌子,给粉丝们一个似乎合理的交代。 对于客户的经营摆上日程,我们提到的客户经营是让客户产生超出预期的满意感的经营,只有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才能让企业走向规模化的发展,毕竟公司正规后,经营成本绝对上升,再也不是前期创业时代的小作坊了,而在同等营销成本的基础上,需要产生更大利润,最坚定的做法,就是让老客户不断产生价值。 于是,“小米”出了一系列的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qingsetiankong 阿特兰蒂斯战记 兔子帮动画全集爱奇艺 黄兰香因病去世 京城四少谁最有钱 梁婖婷英文名 袁鸣韩正 给贾古的礼物 姜熙健事件 秀爷修真中 乐文 找奇坊 古罗岛盘查 六月天香琼蕊秀 奈瑟匹拉任务怎么做 田纪云近况 重庆申欧交换机唐明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