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陆家嘴金融城
“绝处逢生靠的是全力以赴”
“绝处逢生靠的是全力以赴” ——德必集团总裁贾波的创业故事 放弃公职,弃文从商,却在事业刚开始时遭遇一场意外大火。回到家乡,从头再来,尝尽世态炎凉。20年创业,当过个体户,做过广告承包,投资过房地产……一路试错,一路成长。最终事业定格在上海,方向是做创意园区。他创办的德必品牌创意园区,以改造老厂房为主线,创新发展模式,在上海已花开九朵,朵朵生机勃勃。
德必集团总裁贾波总结自己的创业路时说:“好几次已经快到绝路,但一次次又挺了过来。最大的体会是,创业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当你全身心投入了,老天都会帮着你。” 贾波从没认为自己已经创业成功了,他说,每个企业在市场中,就像大海中的小舢板,随时会碰到风浪,随时可能翻船。但哪怕输掉一切,也不能输了自己的信誉和信心。
采访李光耀改变人生 贾波办公室的书架上,堆满了《三国志》、《哲学的故事》这类书。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他,原本做记者,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定是从政从文,没想到竟投身商海摸爬滚打了许多年。 在贾波的记者生涯中,一次意外的采访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多年前,他争取到采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机会。“当时新加坡要到中国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工业园区,备选的地方有苏州和北海。李光耀在北海待了一周左右,我几乎也跟了一周。李光耀是我的偶像,机会太难得了。”废寝忘食地采访写作,心中激情澎湃,时隔多年,贾波仍清楚记得当时自己的状态。专访时,他问李光耀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人生,你会选择什么?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李光耀的答案给他触动很大。“李光耀说他会弃政从商,而不愿从政的理由是不自由。他鼓励年轻人创业,做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一样可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贾波说,“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处于末流。我们那个年代里,只听过‘个体户’或者‘资本家’,根本没有‘企业家’这么一说。” 李光耀的一席话让他看到了新未来,也让他对创业有了兴趣。23岁,他毅然辞职,踏上创业路。
与创意结缘汇聚能量 创业路历经波折,最惨的时候,因为负债,朋友见了贾波都绕道走。但他咬牙挺了过来,不仅还清所有债务,还积攒了一笔创业资金。 2003年,他选择上海,重新出发。 刚到上海时,贾波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没多久,再度辞职创业。“我只是想让自己尽快熟悉这座城市,这么大的城市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他打算开连锁酒店。朋友建议他在酒店旁改做一个创意园区。到M50参观取经的见闻,让他深受震撼。“M50是由纺织厂演变而来的,用修旧如旧的独特改造方式,把废弃的老工业厂房,发展为城市的一个新地标,集纳了众多的工作室、设计师和艺术家”,贾波说,“尽管我的本行并不是创意设计,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工作室从一间小办公室起步的时候,我想起当年的我自己。如果能为设计师、创业者打造一个平台,把他们的能量都汇聚起来,是不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想清楚了,说干就干。2006年,贾波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建设创意园区为载体,开始专注为上海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服务,由此与创意产业结缘。 现在,德必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成功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达20个,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大众点评、丁丁网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创企业入驻德必。“德不孤,必有邻”,“德必”名出《论语·里仁篇》,而这也是贾波所一直贯彻的信念,他办公室墙上一直都挂着那副“敬天爱人”的书法。 “真正成功的创业者能有几个?大部分都被淹没了。创业很艰苦,每一个创业者都值得尊敬。”现在贾波的微信上,几乎都是关于创业活动的信息,他希望自己创办的园区未来诞生更多成功的、充满正能量的企业家。
建学习型企业不断修炼 贾波非常赞同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德必除了是一家园区外,也是一家企业,企业要维持自身的发展,唯有不断创新才是出路。”贾波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天用1-2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每个月至少10天以上在外脱产学习。至今,在学习上已投入两三百万元。 对于员工培训,德必也是不遗余力。公司为基层、中层、高层员工制定相应培训、晋升制度;鼓励员工进修学历并全额报销学费;设有自己的企业学校,每周二晚上定时定点组织高层培训。 本报记者 叶薇 实习生 吴晓雯
|
Tags: doupochangq 蔷靖潞影 福州四中校歌 swg5 dnftp怎么获得 莽山烙铁头蛇价格 锊景络 boranset 目春堂 模特zyg是谁 天津市副市长朱援朝 yoohoo音译 freepornvideo老婆 218.28.225.219 长治县段小青 迷上you天经地义 |
- 上一篇: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你觉得真实吗?
- 下一篇:一个华为老兵的创业故事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