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蓉小龙虾
手抓大虾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 对很多人来说,如果没有几盘小龙虾, 怎么都不能算是过了夏天。
小龙虾以其“美嫩鲜香”的风味闻名全国。 各种形式的小龙虾消费, 将小龙虾的养殖热潮逐渐推向一次又一次的新高度, 各地养殖面积迅速增长, 你可知道? 湖北钟祥有这样一个人, 养殖小龙虾成就了他和乡亲们的致富梦想! 周伟销售龙虾时的情景
一只虾引爆火辣辣的初夏 六月初,正是小龙虾收获的旺季。天蒙蒙亮,磷矿镇吉庆养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伟带着村民们就开始下田收虾了,周伟麻利地将前晚投放在田间的地笼朝岸上拖。“今天早上有一个地笼收获了50多斤小龙虾,费很大的力才能拖上岸!” 周伟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小龙虾养殖规模已经有240多亩,一天能收获小龙虾600多斤,而且根本不愁销路,每天凌晨各地的客户就上门收购了。
当天上午,商贩王先生正对小龙虾进行分拣。“按个头大小能卖上不同的价格,大些的一般批发价在25元一斤,普通大小的都在12元一斤。”王先生说,吉庆的小龙虾,因其品质好、个头大、肉质嫩,深受市民青睐。
“每天凌晨3点,我们就要从城区出发,到吉庆要50分钟左右,城区市场对小龙虾需求量特别大,我们不起早不行啊!”王先生告诉记者,赶到城区菜市场必须将小龙虾分拣好,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一个商机留给有心人 周伟是吉庆村二组人,2006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因家里人多地少,守着20多亩薄田,生活捉襟见肘。
为改变家里的现状,周伟经常下河捕鱼补贴家用。就是这偶尔的捕鱼,让头脑灵活的周伟发现了潜在的市场,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原来,周伟捕鱼时,经常捕到大小不一的小龙虾。当时,规格大的小龙虾每斤可以卖五六元。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周边水域,属于杂食性食腐动物,适应能力极强,无水环境下能生存一周左右。 周伟所在的吉庆村,一下暴雨农田就被淹,村民种的庄稼就减产。但在周伟眼里,吉庆村地势低洼的,虽然有先天的种养劣势,但对于繁殖能力、适应能力极强的小龙虾来说,却根本不是个事,是适合小龙虾生长绝佳场所。他盘算自家有一口面积一亩左右的小鱼塘,如果将捕捞的小虾投放到鱼塘喂养大后出售,岂不是可以增值不少。 第一年养虾九万打水漂 2007年,决定创业的周伟看准了养虾事业。十万元投资不是小数,几番争执,家人拗不过,最终同意了周伟的创业计划。
第二年春天,周伟拿着家里仅有的十万元存款,高价购买了七千斤虾苗,在自家稻田里进行了投放。一门心思泡在虾池边,精心培育和管理。 养了四个月,周伟满怀信心地去捕捞,预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周伟说,当年还没卖就发了大水,小龙虾跑了好几千斤,最后零零碎碎捞了不到一万块钱的虾。 100万不是梦 之后的五年里,小龙虾的行情一年比一年好,然而周伟养的虾不是产量上不来,就是防疫没跟上死亡率高。不干出点名堂绝不收手!周伟多次到潜江、济南等地学习养虾技术,潜心钻研稻虾连作技术。
周伟坚信,越是难掌握的技术,也许就是实现财富爆发重要因素。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伟结合本地水质和气候摸索出了稻虾连作新模式。 2012年,周伟创下了亩产小龙虾六百斤的记录,当年销售收入过百万元。 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致富路 在吉庆村村民王俊家的稻田边,周伟正了解他家的小龙虾销售情况。王俊2017开始养虾,今年25亩的稻虾连作养殖,已经让他收入近八万元。夫妇俩笑逐颜开地说:“真的是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收入。” 据介绍,吉庆村是磷矿镇发展稻虾连作最早的村子之一,现在该村有养殖户70多户,养殖面积达2500多亩,每天销量3000多斤。 周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虾连作每年每亩可产水稻1200斤、小龙虾400斤,两者亩产值分别是1200元左右、5000元左右,稻虾连作每亩产值可达6000元,效益是种植一季水稻的4倍多。” 一只虾拓宽富民路。通过技术指导、信息共享、共同发展,周伟牵头成立了吉庆养虾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户从事稻虾连作,面积突破了5000亩。从兵哥到虾子哥,再到吉庆虾王,对一只虾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周伟实现了他十年前的梦想。周伟坚信,自己和乡亲们的致富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绝无仅有造句 军令状的意思 卡拉克西军需官 卡拉克西声望 开后门的意思 看图猜城市 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答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