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身绿色“朝阳产业” 来大陆创业之前,谢苍发在台湾食品行业工作,生活过得很安逸。“20年前,我和太太月收入加起来有10万元新台币,其实生活还是不错的。”当时,谢苍发的父亲在厦门与人合资组建公司,谢苍发通过父亲的介绍,对大陆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寻求突破,他决定来大陆闯一闯。 从小在厦门长大的谢宗翰对这座城市再熟悉不过了,他见证了近年来厦门城市建设的变化。“现在厦门的环保商机越来越多,像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市场这块,在厦门有四五百万吨的需求量。”谢宗翰说,“特别是厦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地铁项目等等对于建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环保要求,这让我们有了求新研发的动力。” 谢苍发表示,厦门的变化,他一直看在眼中。他说,近年来厦台产业对接日益密切,厦门已成为两岸产业对接集中区,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左右,工业增加值约占福建省的70%。“在厦门投资兴业,无论是资金流通、申办手续、政策服务等都十分便捷,同时,厦门市对于人才培育及招收力度也很大,台商又怎么会不想来呢?” 2017-10-11
厦门网 2017-10-31 台湾经验助推环保事业 业务拓展后,对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谢宗翰说,厦门出台政策鼓励台青就业创业,这对于他们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助益。
相关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作为厦门城市建设的见证者,谢苍发敏锐地捕捉到混凝土这一广阔的市场。“厦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混凝土产业潜力巨大,选择走这条路必须要有远见,要有全局观,肯坚持。”谢苍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不仅自己坚持下来了,还带着两个儿子,全身心投入到厦门的城市建设中。
第二年,谢苍发逐渐熟悉了厦门环境,又到福州等地考察市场,更觉大陆市场商机无限。适应了公司的合资经营模式后,谢苍发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时候混凝土行业很有前景,我便主动去跑客户接业务”。 香港大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秀取出一片薄薄铝箔 畅谈在厦创业故事在昨日举行的2018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对话访谈中,香港大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秀拿出一片薄薄的铝箔,讲起30多年前的创业故事。[详细] 微电影《逗阵来拍拼》杀青 厦门青年创业故事上银幕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农村青壮年纷纷出外打工,农村空壳化、青年流失等问题随之而来。但在海沧院前社,“回乡”是年轻人赶的“时髦”。这片土地上,青年转产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村庄上演美丽蝶变的主力军。[详细] 1991年,他首先考察了东莞,去参观台商朋友的鞋业公司,工厂大、工人多,这让谢苍发看到了大陆经济发展的旺盛势头。考察期间发生了一个插曲———谢苍发临时接到父亲的通知,要到厦门的公司去开董事会。那时候买机票并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出发前一晚还没解决机票问题,幸而在朋友的协助下,他得以及时乘飞机来到厦门。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易红秀,赖旭华
“对于台湾同胞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台商二代,厦门推出了很多优惠措施,给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的很多朋友来了厦门都想留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详细] 2016-12-20
台商二代投身“绿色产业” 2018-09-08 跟大势为城市建设“穿新装” 在兄弟俩眼中,父亲很严谨也很有远见。“大家有着不同的规划,父亲会给予指导和建议。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找准了自己的创业道路。”谢宗翰说道。 谈未来跟着厦门发展继续打拼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厦门台协常务副会长、厦门华信混凝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苍发。 在厦门有一群敢闯敢拼的台青,他们跟随父辈的脚步来大陆打拼,谢宗翰与谢宗哲便是如此。兄弟俩从小跟随着父亲谢苍发来大陆生活学习工作,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们有着清晰的规划。 厦门很多标志性重点工程,如海沧大桥、国际会展中心、环岛路、BRT工程、地铁工程等,华信都积极参与建设。凭借着对行业风向的把控,以及混凝土设备、技术的领先,谢苍发带领公司在厦门的事业发展十分顺利。“厦门的建设日新月异,我们的产业也不断创新发展,眼下更是紧抓绿色产业进行智能化生产,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厦门网 厦门物理老师在与病魔抗争中演绎神奇创业故事 成辣木界"居里夫妇"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图片猜成语 图穷匕现 徒劳无功的近义词 兔 成语 兔的成语 兔女郎锐雯酒吧打工 兔死狐悲的故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