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五斗江乡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民致富新渠道,把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乡里根据各村实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发展特色林下经济,打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系列组合拳。全乡发展有机茶1万亩。 今年42岁的兰先华是遂川县五斗江乡庄坑口村的生态护林员,他家因两个小孩患先天性心脏病致贫。兰先华家有4亩毛竹、4亩水稻,去年分别种了黄桃、井冈蜜柚。今年,他又加入了村里的“红土地灵芝合作社”,种了1亩灵芝。兰先华的爱人李龙梅在合作社务工,除去股金每个月还有1200多元的收入。“我家今年卖春笋、灵芝,加上平时务工的收入有近2万元。”兰先华还专门带笔者去现场看了他家正在建设中的2层楼房。“兰先华家盖房子政府补助了1.8万元。”庄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振东告诉笔者。 2015年春天,骆炳岚根据林场条件,采用竹子搭棚盖遮阳网的方式,在厚朴林下试种七叶一枝花获得成功,面积达千余平方米,一株小苗卖10元,4年生苗木价格为100元一棵。他准备选择100亩厚朴林下土地,全种上七叶一枝花。骆德磷自豪地告诉记者:“你们莫小看这些花花草草、蜂窝土鸡,15年前就有老板出价100万元要买我的林场,我哪舍得哟,这林子底下可都是我的宝贝金疙瘩呀!”据估算,目前骆炳磷林场的林木、林下产业总价值早已超千万元。 为避免被雨淋影响品质,和减少稻米因露天晾晒而沙粒多,2016年,邓葵生花6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烘干机,仅政策补贴一项就有1.5万元。随后为扩大生态稻市场,邓葵生创办了以“遂川县农佳缘食品有限公司”为名称的专业合作社,正式办理了“三证合一”手续,拉了3户贫困户入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2018年,邓葵生准备将规模扩大到1000亩,搭建起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网上商城,将生态米售往全国各地。 在骆德磷父子的带动下,遂川县高坪镇白沙村厚朴种植渐成规模,林下养蜂、养鸡、种药蔚然成风,全村160户村民参与林下种养经济,栽种药材、经济林3000多亩,每户年均增收达3000余元。
李龙梅在兰先华基地内为灵芝套袋收粉。 “我们遂川县把山苍子种植、加工作为引导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每年财政单列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全县山苍子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鲜果2500吨,产值3800万元,盛产期每亩每年获利在2000元以上,目前全国出口的山苍子油1/3来自遂川。”遂川县林业局局长肖卫前介绍说。 邓葵生在插秧。 “生态是我们五斗江乡最大的优势,林业是我们五斗江最大的资源,既要保住这个资源和优势,又要带动群众发展致富,林下经济是平衡生态与发展的最佳突破口,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全乡产业脱贫的关键和龙头。”五斗江乡党委书记康小强向笔者介绍。 虽然读书不多,邓葵生却一直保留着看书读报的好习惯,作为农村人,每当看到食品安全问题,就十分痛心。2013年他回家过春节,亲朋好友聊起村里的人不愿种田,一些位于犄角旮旯、耕作难度大的田地都荒芜了,米也没有小时候的香,都直摇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邓葵生想做又不敢做,欲罢不能。恰好这时遇上了在县国税局上班的表亲蒋金平,听后当即给他打气:如今国家政策好了,早已免除了农业税费,家乡建了返乡创业园,又列入了全国支持返乡创业示范县,有许多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回来试试! 邓葵生的生态稻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遮天之登仙路 这浪漫一千年有几回 浙江阔少刘子超 真锅卡奥丽 郑洁胸围 知音漫客277 职来职往 赵雪 职业价值观拍卖法 直捣花芯 中国达人秀杨地地 中国男足主教练付博 中国至宪党成立通告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