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产业建功扶贫攻坚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靠什么富? 我国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90%的国家级贫困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而这些地区正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大舞台。 林业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富民产业,既是生物产业又是碳汇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是最适宜农民发展的产业之一,是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完善和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农民将拥有的林木资源财产权和林业承包经营权逐步转变为创业资本,林下经济、竹藤产业、种苗花卉等富民产业产值和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我国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1.74亿吨,大径竹材产量达23.55亿根,观赏苗木产量100.34亿株,切花切叶产量达183.6亿枝。全国直接从事竹资源培育和竹制品加工经营的农民3500万人,花卉产业从业人员506万人,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的农民收入中40%以上来自林业。林业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形成股权分红、劳务收入、家门口就业降低生活成本等多重效应,对农民就业形成“磁吸效应”。 以浙江安吉为例,依托竹子资源优势,安吉县走出了一条“精心培育一产、开放壮大二产、加快发展三产”的竹产业发展新路,用“一根翠竹”挑起了百亿元产业。2015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190亿元,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多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4万元,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而不强困局亟待破解 我国虽是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大国,但距离林业产业强国的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亟待摆脱大而不强的困局。 从资源基础来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仍然较弱。2015年,我国木材产品市场总消费量5.52亿立方米,其中,木质产品进口折合木材达2.67亿立方米,占总消耗量的48.37%。森林质量也普遍偏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随着生态产品需求增长、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及环境意识增强,未来森林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不断加深,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从产业素质来看,我国林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较低,企业人才缺乏。第一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初加工产品比重过大,趋同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科技资本和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依然任重道远。 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我国林业科技虽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全国林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仍然存在科研力量分散、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科研投入明显不足、创新条件与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从国际贸易形势来看,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将面临更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出现的美国家具案、加拿大复合地板案、欧盟胶合板反倾销案等纠纷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同时,国外林业企业在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也给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林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率、向产业链高端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改革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回望来路,中国林业产业的成就离不开改革创新的巨大推力;展望未来,破解困局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创新驱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国林业产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推动改革创新,在时与势的遇合中蓄力、发力。 国家林业局整合农村林业改革发展、林业产业与木材行业管理职能,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国家林业局推进竹缠绕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也相继成立,为加强林业产业统筹协调、推动政策落实构建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进一步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扶持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松绑”“加速”。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意识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高效的创新体系支撑林业产业建设,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柏木由纪的工口姿势 朝比奈沙奈 陈娇娇的香艳 西边的风脚模论坛 成功一试灵 吃喝闪3歌词 痴女学姐 充能绿柱石 冲天魔情炮 丑女修媚术 臭作免cd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