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武汉理工大学的一间实验室内,该校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琳正与团队成员一同,对一款名为“神行魔方”的智能机器人进行紧张的二次测试。这款具备全地形负载转移能力的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交付,标志着这位海归博士及其团队在机器人“智脑”研发领域的探索正加速走向实际应用。 徐琳是一位拥有海外留学与科研背景的学者。促使他回国创业并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是一个朴素的理念: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不应束之高阁,而应服务于公众,创造实际价值。“这成为我回国创业后一个新的起点。”他表示,正是通过创业平台,他深入了解了地方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人才政策,并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这让他在湖北扎根创业的决心愈发坚定。 他所指的“智脑”,并非单一的技术,而是一套旨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灵活性及经济性的核心技术与平台。在徐琳的“梦工场”中,“神行魔方”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该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组合成多轮分布式驱动的无人车平台,通过配合功能各异的上装组件,能够化身成为功能无限扩展的应用机器人,展现出高度的模块化与适应性。 团队的研发版图不止于此。另一款名为神行“天狗”的机器人,则瞄准了城市应急救援、消防巡检等专业领域,旨在替代人力执行危险或特殊任务。徐琳介绍,团队正重点推动这些智能机器人在危特行业、民生行业等具体场景的应用示范,并对相关合作企业的研发投入予以支持与激励。目前,其技术潜力已吸引文旅企业前来洽谈定制化机器人合作,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从实验室的精密调试,到市场的初步认可,徐琳团队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智能机器人技术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转折。政策的扶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沃土,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则牵引着研发方向。徐琳展望道:“更智能、更灵活、更经济的机器人时代,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他所带领的团队,正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随着“神行魔方”交付日期的临近,以及更多定制化项目的展开,徐琳和他的“智脑”机器人,不仅是在打造一系列智能产品,更是在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应用场景的开拓,提供一种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解决方案。他们的工作,预示着智能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正逐步清晰。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创业项目 |
- 上一篇:如何为你的创业项目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 下一篇: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推广你的创业项目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