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宜阳,生机盎然。走进位于锦屏镇的宜阳卓创陶瓷文化创意园“红星小镇”,两个陶塑娃娃立在门口,圆圆的肚皮、大大的嘴巴,憨态可掬。“这个陶塑作品的名字是《唱支山歌给党听》。”说话的,就是陶塑作者赵宏涛。 “烧制的大型陶塑是从小型泥塑发展而来的,这些小型泥塑展示的虽然都是农村的场景,但我做的人物更时髦。”赵宏涛走到一个泥塑旁,只见一位老汉怀抱吉他,另一位老汉手握麦克风引吭高歌,表情陶醉。“我想要展示的是新农村、新生活,让更多人通过我的作品了解河洛文化。” 55岁的赵宏涛是宜阳县韩城镇官庄村人。从小就喜欢玩泥巴的他,十几岁时就跟着当地的民间艺人张乾学艺。“通过学习才知道,想把泥巴捏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1987年,赵宏涛去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雕塑,就此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 学成之后,赵宏涛靠努力和实力积攒了财富。“但心里始终空落落的。”2010年前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开办陶艺班和陶艺厂。 小泥巴能捏出啥新花样?赵宏涛返乡创业之初,周围不少人都不看好,他却毫不动摇:“泥塑展现的是文化,文化在进步,泥塑也要变。” 赵宏涛大胆地将河洛民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再通过夸张的手法,创作出《乡村乐队》《喊娃》等陶塑作品。这些作品展现出河洛地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栩栩如生、风趣诙谐,颇受市场欢迎。 2017年之后,随着赵宏涛的工作室和体验馆进驻“红星小镇”,他的陶艺产业发展也走上快车道。 乡贤的带动也催生了特色产业。如今,当地已有约100名村民学泥塑、做泥塑,45岁的赵保镇村民青松就是其中之一。青松跟随赵宏涛学了4年,每年在外面兼职做假山、浮雕等,就能挣三四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许多乡村建设需要大型户外雕塑,赵宏涛的陶塑作品也走到街头巷尾。“市场大有可为,既扮靓了乡村,也展示了河洛文化,年产值大约200万元。”赵宏涛自豪地说。 在“红星小镇”,赵宏涛的成功并非偶然,该园区通过成立县级乡贤联盟基地,搭建乡贤创业平台,吸引项目进驻。目前,园区已进驻企业61家,43名乡贤实现成功创业。 洛报融媒记者 王雨 王艳杰 通讯员 张珂 段雪 文/图 原标题:《宜阳人赵宏涛返乡创业发展陶塑,展示新农村新生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315汽车投诉网 便宜服务器 世界足球先生 去疤痕产品 韩国偶像剧 山西首富 进口suv销量排行榜 好看的悬疑电视剧 保时捷最便宜的车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