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德国科隆工商会(IHK Kln)内,德中经济联合会(DCW)举办的年度“德中经济研讨会”(DCWT)如期举行。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两国企业界、学术界及政策研究领域的众多代表,与会者围绕“创新与研发”这一核心议题,就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如何深化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展开了深入探讨。 会议指出,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与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正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德中经济联合会代表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两国在高端制造、绿色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德国作为传统工业与技术强国,其“工业4.0”战略与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来自德国中型企业(“隐形冠军”)及大型科技集团的代表分享了其在华研发合作的经验。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市场不仅规模巨大,且在应用场景开发、数字化落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医药等具体领域已建立起多个联合实验室与创新平台,合作模式正从单一的技术转让向共建研发生态、共担创新风险转变。 与此同时,会议也关注到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在培育硬科技方面的关键作用。此前在中国举行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融合创新,拥抱硬科技时代”论坛中提出的理念在此次科隆会议上得到呼应——大学作为知识创新源头,与产业界共同构建创新链,是应对全球科技挑战的重要路径。与会专家指出,德中两国在双元制教育、产学研融合及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交流,将进一步助力创新人才梯队建设。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与会者也讨论了当前合作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技术标准互认、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框架,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研发合作网络的潜在影响。多位发言者呼吁,应继续依托德中经济联合会这类平台,加强政策沟通与企业间对话,共同维护开放、稳定、可预期的创新合作环境。 本次德中经济研讨会作为两国企业界年度交流的重要机制,不仅为双方提供了研判创新趋势与研发战略的平台,也进一步巩固了德中经济关系中的务实合作基础。在全球化面临重构的今天,持续聚焦创新与研发,无疑是德中两国应对未来经济挑战、实现可持续共赢的关键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创业展会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