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化得从一次定点帮扶说起。从2018年开始,海垦控股集团陆续投入约412.26万元定点帮扶什龙村,相继完成道路硬化、水利工程、户厕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便民工程,让“脏乱差”变得“洁净美”,并根据村庄发展实际,积极引入扶贫产业,让小乡村有了美丽新貌。如今,什龙村已退出深度贫困村序列,今年新增4户共11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马宛村的海南农垦东昌农场公司产业扶贫就业创业基地,工人在流水线上加工文昌鸡。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据了解,海垦控股集团在什龙村发展起苗木培育、黎锦工艺品制作、畜牧养殖等多元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布局,建立脱贫长效机制,以产业发展串起乡村振兴路,一幅乡村富美图景呼之欲出。 产业扶贫始终是海南农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发力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期间,共投入海南农垦国有农场(公司)扶持资金1.5亿多元,建设扶贫项目53个,其中农业产业项目32个,投入1.2亿多元。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采摘成熟龙眼,拔除林间杂草……近日,在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的海南农垦荣光农场公司乐光基地分公司的龙眼扶贫种植示范基地里,脱贫巩固户何文盛忙得不亦乐乎。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更从中收益告别了贫困,他对产业前景充满憧憬, “3年多前,这块地也种着龙眼,但都是散户种植,管理粗放,果园里杂草遍地,果子卖不出价格,可现在效益越来越好。” 无独有偶,在位于儋州市大成镇的海南农垦西培农场公司,一个“化整为零”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故事也在上演。更进一步的是,该公司在建设火龙果种植扶贫产业过程中,积极植入“智慧”基因,与行业优质企业合作,发力智慧农业建设,并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等打造集合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提供岗位、技术、销路等多元帮扶,带动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农垦各企业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积极寻找发展机遇,大胆转换经营思维,创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抓紧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2-29 11:41
就业创业有门路 产业发展有支撑 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至今,海南农垦已打造就业创业基地(合作社)98家,其中省级18家,解决职工就业7635人,帮扶困难职工403人。
幸好前年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罗正天加入了垦区就业创业基地之一的蜜缘养蜂合作社,免费获得蜂种、蜂箱农资和技术指导。虽然养蜂时间不算长,如今他已成为技术好手,靠着这份甜蜜产业过上了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过去没盼头,现在干劲足!”日前,海垦控股集团2020年产业扶贫分红发放仪式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龙村举行。脱贫巩固户吉大荣靠着参与养猪特色产业,每年能领到2000元分红。“景色美了,产业多了,这几年,村子变化越来越大。” 以业富民 基地建到家门口 挣钱顾家两不误
海南农垦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产业,闯出扶贫新路子 类似的故事在海南垦区一次次重现。通过激活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唤醒产业集群“一大片”,海南农垦奏响了产业扶贫“协奏曲”。据统计,2015年底,海南垦区共有贫困人口3286户12088人,截至今年10月31日,经属地政府核准,海南垦区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这样的例子在海南农垦并不少见。近年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控股集团),通过将产业“挪”到家门口,建设基地带动就业创业;创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企村结对等举措,推动产业扶贫,让贫困农场公司以及贫困职工“摘帽”脱贫的同时,带动我省多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英文杂志 最近公测的网络游戏 上海市闵行中学 胡润中国富豪榜 晨星基金排名 债权国 中国首富排行榜2019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