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今天的学生创业,多为压力创业,即迫于就业压力而作出的选择。这种压力本来应该是动力、是积极的创业激情,但是消极的舆论环境却让青春的激情打了折扣,“史上最难就业季”、“拼爹时代”等舆论,无形中让学生们觉得创业非上策,是被迫所为。被迫便无激情,无激情便难有创新创意。 十多年后的今天,毕业生们已经把创业计划书做得很周全,大多数人是很冷静地跟人描绘自己的创业计划——据统计,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高达50%。 是的,不光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跳动着创业的信息,校园外的社会也激荡着引导鼓励学子创业的热潮。才有河南省教育厅说将从今年安排的创业专项资金中拿出500万元设立全省大学生创业基金,又有湖北省科技厅宣布2014年度拟投入1000万元对200名大学生的科技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支持;才为石家庄的零费用孵化园称奇,又被青岛市的创业大学震撼…… 学生创业,政策帮扶、资金支持、保姆式的孵化园等固然是重要支撑。但是,创造一种让青春飞扬的创新创意环境、一种对青春创业充满敬意的环境,也许更重要,因为那会让创业者感受到巨大的精神支撑。 然而,一个个城市、一个个项目看下来,缺少创新创意几乎成为学生创业的通病。有人批评说,学生创业不是网上生意就是小本儿生意;还有人指点说,学生应该先攒点儿就业经验再谈创业。我倒以为,网上生意和小本儿生意是时代和时间所然,也并非这一轮学生创业的致命缺陷。真正可怕的是,同是网上事业,缺少了创新从而缺乏个性;同是小本儿生意,相当多的学生并没将青春激情做进事业,而是冷静地抄袭父辈、邻家和同学。至于先就业再创业,这种逻辑或许只适合一部分人,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同样适用于创业。 记得1998年,清华园传来大学生创业新闻时,我曾热烈地前往。那时,学子们创业的激情如火焰般灿烂,再经各路风投的强劲之风轮番吹动,年轻人就轻轻松松上阵了。记得现场答辩时,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表述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有些计划书即使我这种外行,听起来也觉得漏洞百出,只是学生们的激情创意让投资者看淡或是忽略了那些漏洞。 比对两轮创业不难发现,1998年的学生创业潮,一是缘自踩对了IT业成长的行情,二是缘自激情。当怀着创新创意激情的年轻人正好走进一轮时代和技术赋予的行情,成功就极有可能了。
现今校园春景谁为冠——这是从河北、山东、安徽等地采访后我给人出的考题,竟然有一半还多的老少回答得很靠谱:创业。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peggy梁婖婷 少龙美妇 变形记张寓涵 幻林魔踪 龙泽优奈 刘亦菲极品合成图 相思的债简谱 尤组词 张兆艺新浪微博 鸿蒙之紫莲圣人 残剑天威 变形计张寓涵 雷纳斯奥特曼 梧桐那么伤txt新浪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