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毕业后来到宁波,接触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很感兴趣。2006年去深圳工作,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领域。考虑到宁波更适合自己,就回来了。在找工作和创业之间,最后决定自己干。”苏玉军开玩笑道,当时自己就是个“三无”人员,没资本、没资源、没人脉,有的只是梦想。公司开张的时候,连员工也没有,只自己一个光杆司令。 创业自然是艰辛的。“明明知道市场很大,却不知道上哪里找客户。我用的是笨方法,拿着电信的企业黄页本,挨个给企业打电话,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打200多个电话,一次次被拒绝。第一年,交了白卷。”苏玉军一直记得,第一笔订单是在2008年1月接到的。后来,订单就跟雪片一样飞来。 “在最难的时候,也要咬牙坚持。2007年没做成一笔业务,可是,我们通过大量的电话咨询,建立起详细的资料库,这是非常宝贵财富,至今受用。”苏玉军感激地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软件园给我们的扶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们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少走了很多弯路。” 尽管创业过程中有过很多困难和挫折,苏玉军和他的团队,却从未质疑过发展方向—管理软件是朝阳产业,是所有想发展的企业都需要的。他们也一直充满信心—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的团队是竞争对手所无法复制的。 苏玉军开玩笑说:“创业之初,只希望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过上比打工时好一些的生活。这几年,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宏伟。现在的目标是希望成为全国IT服务商的领导者,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提供云服务平台,让更多企业能用得起、用得好管理软件。” 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苏玉军给其他创业者一条建议—创业之初,一定要寻找并依托好的平台,这样能少走弯路,缩短成功周期。比如,到宁波软件园创业就是个明智之选。 云计算、大数据还有社交媒体让软件产品的设计、编译、开发和推广,史无前例的高效与便捷。这些都是十年前的创业者,不敢奢想的幸福。在中国社会阶层逐渐板结,流动性日渐减小的时代,科技创业是唯一一个有可能不拼爹,不看背景,不论学历,只凭实力,带来颠覆性成绩的途径。我们希望分享的不是小聪明或是机会主义,而是大智慧和正能量。希望在不同年代的创业者身上,能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脉搏和法则。我们更希望,原本犹豫不定的你,在软件园找到属于你的勇气和力量,开始属于你的幸福时代。 关键词:软件园 创业故事 创业经历 医患 三无 创业者 创业之路 管理软件 软件人才 看病 进入星岛首页>> 进入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索西亚的灾星 让爱化作珍珠雨吻戏 魔卡杀阵 陈金飞身价 郭思语抖胸 晴天福恩 唐志中小咪 安丘吧李连收 热血无赖出招表 ainanhai 原色之力 无名在线代理 fg733 涩女日记txt新浪 善行之铲 |
- 上一篇:“创业贷”助小微企业短期经营灵活周转
- 下一篇:1万元成本:一个草根的互联网创业自白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