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是艰难的 在软件园创业是幸福的(组图) 星岛环球网 撰稿时间 2014-4-28
创业故事一 人物名片:邬金国,1963年生,宁波金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2000年创立,先后研发成功的基于工作流的医院信息系统、基于手机和网银扣费的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在国内首创的医疗信息化系统。
创业故事二 人物名片:张如清,1978年出生,工程师,宁波恒创视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2010年底成立,主要从事智能交通方面软件的研发,旨在让交通更顺畅。目前,公司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17人,成了园区的明星企业。
创业故事三 人物名片:苏玉军,1982年出生,宁波中之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是一家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集软件销售、研发、咨询、教育及云平台运营、云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公司。2013年10月在创新板上市。
创业在艰难的时代,还是在幸福的时代?每每在跌倒和失败的时候,总有创业者深深地质问自己的选择,质问这个时代。 占地20余亩、总投资3亿元的宁波软件园二期工程即将建成投用。这里无疑是创业者的摇篮与乐土。 这个春天,记者来到宁波软件园,听不同年代的创业者说起他们这几年在软件园的创业故事。他们出生于不同年代,创业故事各有艰辛,创业之路各有精彩,可他们都说在软件园创业是件幸福的事。 通讯员 张力拉 记者 王颖 认准方向不动摇,熬过6年连续亏损 靠“亏本生意”打开市场 “我1985年毕业的时候,创业还是非常另类的一件事,都是包分配工作的。”邬金国说,15年的就业经历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扎实基础。2000年,年近40岁的邬金国走上了创业路。“公司布局调整需要我回杭州,但是我不想离开宁波。要么找工作,要么自己创业,当时内心也有创业想法,就想着试试看吧。” 邬金国选择了全新的创业领域—医疗软件。“对当时的医疗状况有个了解,希望能借助计算机手段重整医疗流程,让看病更方便。比如,当时,医生开药后,要先划价再缴费,而只要用上收费软件,至少划价这一步是可以省掉的。当时在宁波,医疗软件几乎是个空白点。” 他平实又坚定地说:“我的创业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减少患者看病排队的时间,减少医院管理上的漏洞,让医患双方都从软件中受益。” 理想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这一路上,有很多困难。最难的,是2000年创业以来,经历了连续6年的亏损。” 怎么去克服呢?“信念很重要,哪怕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坚信自己认准的方向肯定没错,医疗信息化肯定会发展起来的。”邬金国分享起谋出路的一个方法—做亏本生意。“2003年我们以3500元的价格把软件卖给医院,这还不够调试成本。可是,还是咬牙坚持。试用后,用户体会到了软件带来的好处,会再来购买其他产品。这样的‘亏本’生意,效果很好。” 邬金国庆幸地说:“6年连续亏损后,我们迎来了春天,盼来了医疗市场对软件的旺盛需求,盼来了软件价值的合理回归,公司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我很佩服新生代创业者的闯劲。”邬金国建议新生代创业者—创业不能光凭冲动,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有多大承受能力。确定目标后,坚持最重要。 谈到软件园,邬金国充满感情:“软件园给初创型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与优惠。比如3年房租全免,给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这几年来,他们在企业背后的默默付出,是我们成功的一大基石。我非常期待即将正式投用的软件园二期,希望能更好地成为软件人才和软件人才的聚集地。” 如果不是在软件园,企业根本不可能存活 期待二期能形成更好的集群效应 张如清的办公室异常朴素,桌上只一台笔记本电脑,书柜上一些简单的资料。唯一的装饰是架子上的“2013年度创业明星企业”的奖牌。 “和很多一毕业就创业的新生代不同,我工作了10年左右再创业。这10年里,有时候也会有创业的想法,可都一闪而过了。”张如清说,正是和软件园工作人员的接触促使他下了创业的决心。“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软件园,和园区领导、工作人员有了接触。他们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园区的创业扶持政策,很吸引人,我觉得可以试试看。当时,刚好宁波公交公司需要做一个技术支撑。几个合伙的朋友都说,‘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干吧。 于是,恒创视讯2010年底正式成立了。张如清特别强调:“我们团队几个人,创业真不是为了钱。我们给别人打工,赚几十万年薪很轻松的;创业的收入不可知,要承担很大风险。人嘛,总是要有点干劲和冲劲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张如清自信地说:“我们有这方面的技术优势,宁波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少。” 4年下来,张如清的创业目标也越来越“接地气了”— 最初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和国外技术竞技,通过技术的力量让交通更顺畅。慢慢地,在追求远大目标的同时,也有了细化的目标,希望产品能找到更多客户,更好地开拓市场。毕竟创业者也要生活,员工工资必须保障。 回眸创业路,张如清说:“这几年来,软件园给我们的扶持政策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产品有些特殊,从接洽业务到最后收钱,需要漫长的时间。公司成立9个月了,一分钱都没进来,本金也越来越少,快支撑不下去了。如果没有软件园的支持,企业根本不可能存活。软件园实打实地为初创企业遮风挡雨,而不是一开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拼杀。” 对即将正式投用的软件园二期,张如清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形成集群效应,能有更多机会和其他入驻企业交流,特别是和产业的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每天打200来个电话,一年等到一笔订单 到软件园创业是年轻人的明智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索西亚的灾星 让爱化作珍珠雨吻戏 魔卡杀阵 陈金飞身价 郭思语抖胸 晴天福恩 唐志中小咪 安丘吧李连收 热血无赖出招表 ainanhai 原色之力 无名在线代理 fg733 涩女日记txt新浪 善行之铲 |
- 上一篇:“创业贷”助小微企业短期经营灵活周转
- 下一篇:1万元成本:一个草根的互联网创业自白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