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推进务实勤政,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服务政府建设。突出抓好政府机关作风整改,针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服务企业和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曝光典型,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监督,健全各项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争取用1年的时间取得明显成效。今明两年集中开展“企业发展服务年”活动,建立市政府领导与重点企业“直通车”沟通机制,完善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坚持沉下心、俯下身,深入基层跟老百姓交朋友,和群众“零距离”。大兴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多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少做锦上添花的虚功,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深化会议公文制度改革,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以政府名义举办全市性会议和大型活动。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脚踏实地、扎实苦干才能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加快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而努力奋斗! (五)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二)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坚持走“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文化引领持续繁荣、开放增添不竭动力”的发展路子,以改革开放促创新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围绕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打造千亿元产业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以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为重点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北海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筹措13.6亿元的资金,全面完成了年初承诺的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设立18年的北铁公路收费站终止收费并完成拆除,方便了群众出行。投资3.8亿元、备受市民关注的北海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招生,结束了北海没有二本院校的历史。投资2.3亿元的平安城市二期工程即将完工,建成后北海的视频监控覆盖率将为全区地级市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7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39元、增长14%。 加强城乡规划引导。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调整,推进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完善以总规为核心、控规为主体、专项规划为保障、重点区域设计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抓好乡镇规划和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加强村镇规划编制指导,推进村镇规划集中行动,抓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加强用地审核把关,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和产业项目用地集约化程度。加强规划执法,严厉打击城乡违法用地用海、圈占岸线滩涂和违法建设行为。 按照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完善城镇管理服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在广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城镇化率提高到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 (五)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其他优势产业。大力开发海洋资源,扎实打造海洋强市。推进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引进国内领军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端海洋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水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形成一批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巩固发展林纸、能源和船舶修造等产业,重点推进林纸一体化、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和润粮油加工、国投北海电厂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消化过剩产能。 现在,我代表北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推进美丽北海建设。完成红坎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二期工程、大冠沙污水处理厂和西南大道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市区污水管网,推进沿海岸线污水截流。编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开工建设污泥集中处理等项目。积极参与“绿满八桂”、“北部湾绿色屏障”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和海岛、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促进生态涵养保护。加强银滩、涠洲岛等重要区域和水资源、滨海湿地、红树林等重要资源保护,严厉打击盗采海河砂、珊瑚、高岭土和电捕鱼等非法行为。开展牛尾岭水库和湖海运河综合整治,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水平。推行畜禽养殖分区管理,划定主城区大畜禁养区。深入推进环境安全隐患清查整治,切实防范环境安全事件发生。逐步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和预警应急水平,尽最大努力守护北海的碧海蓝天,留住“中国最大天然城市氧吧”的美誉。 认真落实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打造千亿元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完成工业投资332亿元,增长10%。 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发挥比较优势,以北海银滩和涠洲岛为双核,以北海老城和合浦系列景区为两翼,加快构建“双核两翼”的旅游协调发展格局。积极引进大企业大财团整体开发涠洲岛,加快供水、供电、环岛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以及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门景区、珊瑚博物馆等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启动冠山海o欢乐海岸(二期)、珊瑚海海洋乐园建设,争取启动国际游艇俱乐部建设,逐步将银滩西区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的高端滨海度假休闲娱乐区。推进银滩和鳄鱼山景区创5A,力争完成北海老城、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创4A,编制竹林旅游综合休闲区总体规划,推进星岛湖、山口红树林景区保护开发,全面提升重要景区景点的等级档次。 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筹措资金24.5亿元,实施社保、健康、教育、强基、安居、农补、生态、文体、城建、平安惠民等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努力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网络舆论的引导,拓宽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功能,加快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大对水陆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打非治违”力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信访案件源头治理。不断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筹措资金6.09亿元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出动人员66万人次,清理水源2866处、农田65.9万亩、海岸线560公里,4320个自然村配备了保洁员,乡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银滩中路、侨港区域和广东南路污水截流整治工程竣工,银滩沿线污水截流系统逐步完善。克服时间紧、征地难等困难,认真做好第四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承办准备工作,园博园建设全面铺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启动建设涠洲岛珊瑚礁国家海洋公园,实行PM2.5实时发布,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严厉打击电捕鱼等非法行为。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十大“最中国生态名城”称号,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涠洲岛被评为“美丽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滨海休闲等旅游业态,着力打造海岛旅游、滨海度假、海上邮轮、避寒养生、海洋运动、海丝风情等六大旅游品牌。加快高星级度假酒店建设,完成富丽华大酒店建设,开工建设冠岭山庄(二期)、涠洲西角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高星级酒店,推动形成银滩和涠洲岛亲海度假酒店群。扶持发展中越海上旅游航线,积极做好延伸拓展工作。编制全市游艇码头规划,建设滨海特色城市港湾,大力发展邮轮游艇经济,积极引进水上飞机。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合浦汉文化公园、曲樟客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白龙珍珠城建设,开辟近代西洋建筑文化旅游线路,推动《碧海丝路》等优秀剧目走向市场、增创效益。 (四)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全面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牢固树立依法治市理念,用法律思维建设现代法治政府,坚持在法治环境下履行好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加强对县区及乡镇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逐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做到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推进港口、铁路、航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国际大通道。开工建设北海公共客运码头、铁山港5号及6号泊位、铁山港航道二期扩建及三期项目,推进铁山港7-17号泊位前期工作,继续培育扶持海运定期班轮航线,加快打造亿吨大港。开工建设铁山港铁路物流中心和1-4号泊位铁路专用线,推进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内其他铁路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合浦至湛江铁路,打造西南出海铁路大通道。继续培育航空市场,力争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开工建设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协调推动广西滨海公路北海段早日开工建设,推进北铁一级公路改造,完善公路主干路网。抓住南北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投入运营的有利时机,加快培育发展物流产业,规划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服务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增长13.3%,增速排全区第一位;财政收入113.6亿元、增长13.5%,增速排全区第三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0.9亿元、增长27%,增速排全区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增速排全区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5.9亿元,增长2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50.8:29.8。 二、2014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大财政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的专项扶持资金,并结合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亿元企业8家以上。推进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交通、电力、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建设,完成出口加工区B区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封关运行,继续推进北海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提升信息、物流、金融、政务及生活配套等服务水平。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步伐,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各3家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dnf201351套 神兵特战队电视剧 我是正经人 最酷群名 13418605056 热血无赖缺少d3d11.dll 昊天罔极漫画 丑男大变身 热血无赖d3d11.dll 凤凰影音书苑 左权将军之歌 温柔前夫 别耍酷 徐珥秀 桥本多三 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 神奇宝贝dp191 华夏立国传txt 妖狐x仆ss07 二十八星宿传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