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互联网和新技术驱动下的民办教育逐渐成为撬动体制内教育改革的外力。越来越多的民办教育机构开始叩响公立学校大门,体制内的校长和老师也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校外优质资源。民办、公办的楚河汉界正变得模糊。未来之星活动现场,也释放出这一讯号。 原人大附中副校长沈献章的是一个鲜活案例。这位在公立学校浸淫30多年的教育老兵,去年8月从人大附中退休之后,来到了好未来,现任好未来副总裁。 据沈献章分析,随着2020年新高考政策临近,语数英之外的课程将成为选修课,尤其是理化生几科作为选修课的走班制势在必行,这将为民营教育机构带来很多机会。“有些公立学校条件不够,选修课开不起来,民营教育机构师资力量强大的话,完全可以参与到公立学校中。”他认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二者异曲同工、相辅相成,前者是主渠道、主战场,后者是很好的补充。 这引起很多人共鸣。全通教育执行总裁汪凌表示,教育是一个增量市场,现在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线上线下、体制内外都有很大空间,最终不同的教育会走向融合。 与会教育专家、创业者也在思考公办民办教育如何打通的实操问题。 来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处的杨非处长从To B和To C角度分析了体制内外融合的切入点。在他看来,To B是学校和政府买单,To C是家长付钱,如果从切入角度看,二者都有市场。但他同时指出,To B和To C应严格区分开来,一旦To B变成To C,需要回答很多问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To B是太大的市场,对我们来说To B太难了,但是滴滴打车和微信鼓励我们是存在抢传统市场生意可能性的。我们坚信教育的东西一定要靠To C的方式去做,但现在教育市场一定是To B、To C混在一起的。”作业盒子创始人刘夜感慨。 这家用移动互联网接管学生作业场景的教育公司,从一个细分的高频环节切入,创立伊始便锁定公立学校,覆盖学校1000多家,周活跃用户100万。 To B也好,To C也罢, 民办教育机构要以更智能的产品挺进公立学校,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实情况是不少地区的老师没有主观能动性来推动教育信息化。对此,全通教育执行总裁汪凌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有些事情要交给时间。不完全是老师的培训没有跟上,教师人群体量巨大,需要给政府和老师一些时间。此外,中国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综合考虑,以点带面。” 压轴分享的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对未来教育的构想更为大胆。按照他的设想,传统意义的学校可能不存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室等,通过网络学习、团队学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而且网络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自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师的职业也许换了一个名字,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对于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 来源:21CN科技|责任编辑(tianjiangping)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志田未来qvod 112992影院 wwww.54271.com 福建艾若厨卫电器 束缚东宫txt新浪 赞达拉袭胫者哪里掉 高山鲑鱼 jumpcn.taobao 大副克拉兹 诘问式 妈妈咪呀130908中字 葵花在异界 汉阳钱芳 苍蝇陷阱百度影音 鬼吹灯之人皮灯笼 |
- 上一篇:陈雷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陕西陇县大学生村官网上帮群众“淘宝”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