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加快科技创新还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一方面要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研究,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取得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创新产业跃上国际竞争的新制高点,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以科技企业“小升高”为突破口,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通过创业和创新,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打造不熄引擎,顺利过渡到经济新常态。本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六大举措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大众创业、如何抓住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着力点推进创新?本专栏特约专家谈看法。 □熊国平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巨大的创新行动,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将激发巨大的创业创新潜能。当前我国经济已从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需要倒逼政府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通过体制创新,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而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备好制度建设“连环炮”,则是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的又一重要内容。对此,李克强总理在此前讲话中曾强调了“三个清单”,即“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分别从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明确企业经营界限、理清政府基本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政府在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为全民创业创新保驾护航,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 以完善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全面加快高新园区建设 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9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在改革中“呱呱坠地”新生者的扶持,让它们在公平竞争中搏击壮大,可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能增添社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本次会议确定,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通过各项财税、金融扶持政策,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在国家级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启动省部共建、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试点,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全省目前拥有省级专业镇363个,其中192个专业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品牌,加快推进专业镇从生产为主走向研发、创意设计和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为主,推动专业镇成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由于粤东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不到1/10,必须加快实施粤东西北科技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推进粤东西北地区若干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不断创新与国际组织、技术转移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探索联合建设一批孵化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力争在原创性、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尽快改变产业跟从、技术依赖的格局。通过科技要素集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让技术持有者或中小企业低成本进入园区,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品牌和文化集聚”的发展新路径。探索前孵化、虚拟孵化、异地孵化、网络孵化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创业孵化带动产业集聚,完善知识技术与产品产业服务链,形成“创业孵化—加速集群”的内生增长模式。 由于我省关键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LED产业上游的外延片、芯片等主要核心技术仍被国外垄断,必须瞄准国际技术前沿,聚焦地方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建好创新平台,在LED、新一代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集成实施一大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要以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大平台。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和863计划,培育一批能够承担该类项目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围绕开展企业技术研发与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通过会员制、合同研发、项目经理制等市场化手段,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产业链和创新链研发力量,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源头性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信息、检验检测、中试孵化、技术交易、科技信息、国际化促进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创造条件激发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 全民创业创新需要与激发各类社会金融主体的活力相结合。随着新一轮全民创业创新的掀起,对金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金融政策不断增强服务创业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全民创业创新领域。特别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民创业创新与民间资本的良性互动。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创业创新始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全民创业创新需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要加强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的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全民创业创新也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保持全民创新创业的长盛活力。 □郭 楚 以改革激发全民创业创新内生动力 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协 在加强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 全民创业创新需要与财税政策调节相结合。与虚拟经济相比,创业创新往往投入风险较高、成本较高、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确保创业创新的企业感到有奔头、能致富。同时,要调整创业创新行业与投机性行业、资本倒腾行业的回报率,抑制某些领域利润非理性暴涨的状况。 营造氛围鼓励全社会参与创业创新
缘起 深化改革为全民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前沿高新技术研发取得更大成效 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为突破口,引导各类资本投向科技型小微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施公奇案1粤语 小罗影院 致命弯道3百度影音 燕子侠 大蛇王国语 泷泽萝拉第二部ed2k 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百度影音 suibianzhao 冰冷热带鱼百度影音 再见溪谷 百度影音 后宫甄嬛传百度影音 恶灵骑士1百度影音 恐怖列车剧情 吉沢明歩百度影音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