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海霞:巾帼创业展风姿 记者 邹海林 通讯员 马亚东 她是康乐县最早创办民营企业的农村妇女,也是家乡姐妹发展富民产业的带头人。她,就是家在康乐县苏集镇苏集村的李海霞。 1983年春天,太子山下的苏集川风调雨顺,山里盛产蕨菜,川里丰产野菜,过去看似不起眼的山野菜市场行情水涨船高。李海霞是个有心人,由此,便动了办个加工厂的念头。 像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李海霞遇到的困难“一抓一大把”。她卖掉家里的牛羊,找亲友借款,向银行贷款,一点点凑齐了启动资金。购置设备时,她先后3次跑兰州、上宁夏、下云南,走访生产厂家,“货比三家买最划算的”。为了省钱,一路上她带着自己烙的饼子充饥,渴了喝自来水,住的是“车马店”。 1984年春天,康乐县春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当地的蕨菜、苦菜、刺嫩芽、鹿角菜、柳花菜等主打产品及青豆、杏仁等特色产品很快投放市场,李海霞也成为康乐县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第一人。 随着山野菜越来越吃香,李海霞的春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加工生产系列绿色食品10多个品种,产品行销山东、新疆、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及兰州等周边城市,还出口东南亚地区及韩国、日本等国,李海霞也逐渐成长为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群众”是李海霞的心声。近20年来,春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仅收购鲜野菜一项就帮助山区农民创收80余万元,累计安置农民工100多人,扶持带动贫困农户200多户。 鸣鹿乡大东沟村农妇马正英,家庭贫困,生活艰难。她每天从10公里远的大山深处采集苦菜、蕨菜,用自行车驮运交售,每次送菜到公司时,都累得筋疲力尽。李海霞知道情况后,一次性预付菜钱4000元,帮助马正英买了一辆三轮车,减轻了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几年下来,马正英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日子越过越好。 作为“创业女能人”,李海霞被邻里乡亲们选举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她也把带领群众创新创业当作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村里水土资源适宜,村民渴望发展育苗产业。她出资建成20亩示范苗圃,引导左邻右舍适地适树育植云杉、油松苗木,带动全村新建育苗基地1500亩。她还动员一个个留守家庭妇女,组成一拨40人的锄草队,活跃在家乡的田间地头,从事季节性劳务活动,今年人均锄草收入3000多元。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十幅穿帮图刘亦菲 爱情学概论音译歌词 柔术酷站 qq炫舞音飞官网 螺纹齿鲨 穿越时空之猎艳天下 陈晓薇老公 朝朝暮暮云五 秘密传说之书攻略 诺甘农之核的守护者 封神榜父子情深 虐杀2打莫瑟怎么打 九阳至尊无弹窗 洪尧和叶子 郝明莉近况 aeaka钢筋水泥 |
- 上一篇:赤峰首次就业创业博览会落幕
- 下一篇:“逛农博,品特色”大学生创业展首秀农博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