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2021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6亿元,总量全国第一;建设国家级创业城市5个、省级创业型城市40个、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20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56家;连续举办6届山东省创业大赛,创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齐鲁大地的创业故事不胜枚举。 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过去的十年,山东突出就业优先,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扩容量、稳总量、提质量、防变量,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掌上”揽活招工 应聘成功后,经过四个月工作,张建峰对所负责的楼栋人员信息了如指掌;楼内治安巡查、公共设施监管、文明劝导、卫生督导、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由他负责日探视的独居老人也得到了妥善照顾,老人及其子女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不求“大而全”,重在“小而精”,是山东零工市场的显著特点。大厅宽敞明亮,窗口一应俱全,智慧平台实现“云端”求职,跨区域输出助力外出务工…… 实施“乡创”行动,引导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等返乡入乡创业。打造税学医房“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编制发布82项人才服务清单,为广大人才提供主动无感的便捷精准服务。 重点群体就业有保障 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新动能 累计返乡创业39.87万人,领办创办实体16.32万家,引进过亿元返乡创业项目323个,带动就业50余万人……由曾经180余万人在外就业创业,到目前的“圆梦故里”,一幅返乡创业“新画卷”,正在菏泽大地徐徐展开。 开发城乡公益岗120万个 目前,山东省已组织开发了电商直播、心理健康指导、桃木雕刻等136项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项目,既有传统手工制作项目,也有新兴项目,可为大多数重点就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评价服务。 “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民营企业,出台了很多助企纾困的优惠政策,我们有信心让员工端牢‘饭碗’,和员工一起扛过疫情,渡过难关。” 来自临沂的周胜春至今对多年前在马路边找零活的情景记忆犹新。“早上四五点就要到马路上去‘抢’活。会点技术的就举着牌子,不会技术的就拿着铁锹、扫帚蹲在路边等活,风吹雨淋是常有的事。”周胜春说,有时干了活还拿不到钱。 零工微服务,就业大文章。在场所蜕变和服务升级的背后,是技术含量的提升、服务资源的整合、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是山东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方式方法,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的决心和实践。 为更好保障零工群体就业,山东省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让打零工者有了歇脚地,给用工方吃了“定心丸”,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启动“青岛菁英工程”、青年人才聚青行动,实施住房补贴、安家费补助等引才政策,每年会聚15万青年人才成为青岛“创业城市合伙人”。 陆续出台应对疫情援企稳岗13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20条、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10条、创业服务12条等“硬核”举措,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着力减负、稳岗、扩就业。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我是旷世神 美国70多地起火 欧瑞珂诗 tgp错误代码1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