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伴着肉夹馍的香气,不善言辞的夫妻俩,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忙活着。如今,他们的小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回忆地标。 吴健回忆,自己30多岁的时候和妻子奔赴西安创业,“当时在那边开了个调味品的小店,一做就是十几年。”后来考虑到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加上小女儿要上学,背井离乡无法照顾到家里,于是2004年,他们夫妻二人来到了古城扬州从头开始。 退休后将把创业精神传承给需要的人 火爆时半天能卖300多个
对每一个肉夹馍的匠心制作,让他们夫妻二人获得了不少忠实粉丝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只为一品牵念已久的美味。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责任编辑:刘燕“扬州离老家近,又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离开西安来这做生意,我们有信心。”吴健说,和调味品打了多年的交道,他和妻子在来扬州之前就已经商定好要继续做点和饮食相关的小生意。“肉夹馍是陕西特色美食,当时专门花钱在西安找专业师傅学习,想把正宗的陕西风味带到扬州。” 2015年,夫妻俩在老家按揭买了房,签订合同的那天,这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励志夫妻像孩子似的激动不已。“这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我们很知足。” 辛苦打拼18年来,吴健和妻子二人在案板前忙碌的模样,让很多人看到平凡的力量。 吴健今年65岁,妻子张莲香小他9岁。二人结婚三十多年来,从家乡兴化到西安再到扬州,一直陪伴着彼此。 2004年,夫妻俩来到扬州,推着一辆小车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西门的念四桥路美食街上,摆摊卖起了陕西肉夹馍,这一干,不知不觉便扎下根来。 2017年,吴健和妻子咬了咬牙,在摆摊的老位置附近租了个门面,起名为“秦源”陕西特色肉夹馍。“开店虽然成本变高了,但这一直是我们的梦想。这几年遇上疫情,努力把店一直开着,就是对顾客们最好的回报。” 吴健说,摊位火爆的时候,半天能卖出300多个肉夹馍,光是猪肉就用掉30多斤。“除了附近的大学生,还有四面八方专门过来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大家的认可,是我们坚持开这么多年的动力。” 在城市的喧嚣烟火里,默默坚守18年,让微光一直闪烁,让熟悉的香气不断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情意和温暖。 兴化夫妻来扬摆摊 因摊位位于校园和瘦西湖风景区附近,吴健和张莲香在大波学生和游客的一口口“老板”声中,用心包裹出了一个又一个好味道。 一块块白底红字的朴实招牌、一锅锅香气四溢的诱人卤肉、一个个松软细腻的白色馍瓤……漫步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西门一条不长的美食街上,由吴健和张莲香这对老夫妻所做的陕西风味特色肉夹馍在18年的坚守中,构成了许多人念念不忘的舌尖美味。而他们从路边摆摊到开设门店的创业故事,也被一波波食客点赞为“超励志”。 “我上大学时就经常过来买,看着老板将五香肉从老卤里舀出,在案板上剁碎,再把外韧内软的白馍划开,把肉包下去,再浇点老卤汤汁在馍里,整个过程口水都要掉下来了。”从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毕业快十年的沈丽说,吴健和张莲香的夫妻肉夹馍,已成为了很多像她已经毕业学生的记忆美味。“每次回扬州,看到老板还在,总要来打卡下,寻找不变的情怀好味道。” 将陕西风味肉夹馍带到校园美食街 回忆起当初推着三轮车摆摊的日子,吴健说,那时候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真是风雨兼程,每天夜里十一多回到出租房,整个人倒头就睡。” 苦尽甘来有了店面 因地制宜做改良 “肉夹馍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其实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吴健坦言,这么多年,自己和妻子每天四点多起床,开始打理一天的生意。去菜场选购新鲜的食材,回来和面做馍、用秘制调料卤肉等,每个步骤都要讲究,一点不能马虎,“一缸子肉要熬煮三个多小时,馍也是现做现卖,这样吃起来皮酥肉香,口感好。我们还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土豆丝、雪菜肉丝、香肠、卤蛋等口味。” 吴健说,再做个五六年,就准备退休了,儿女都有工作,到时候如果身边有人想学这门手艺,他会传授给需要的人,“回过头来看,这一路不容易,但要相信真诚付出必有回报,好日子,需要去奋斗。” 扬州发布记者 史盼盼 文/图/视频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中兴v889d卡刷包 黄长烨叛逃事件 长野博死了 z710t刷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