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闫亚昆:“小葡萄”里的“大梦想” 2022-04-11 08:11 来源: 法务生活周刊 原标题:渭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闫亚昆:“小葡萄”里的“大梦想” 渭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闫亚昆:“小葡萄”里的“大梦想” 身着戎装,他们用绿色装点热血青春,用刚强诠释生命底色,他们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告别军营,他们用顽强的斗志鼓舞人生,用无悔的忠诚再创辉煌,他们是新时代的创业先锋!退伍不褪色,英雄显本色!《戎耀今生,逐梦秦东渭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系列访谈正式上线,致敬每一个在家乡创业的退役军人! 闫亚昆 2000年入伍,曾服役于解放军空军某部队。从军十八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优秀基层干部、国防服役银质奖章等多项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一名军人部队生涯最闪光的记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心怀梦想、忠诚奋斗最生动的写照。2019年,闫亚昆退伍,从部队到地方,抱着不给国家添麻烦的态度,承包30亩地,重头开始,不怕苦、不怕难,积极投身于家乡临渭葡萄的产业发展,决心在绿色产业化发展这条路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本期《戎耀今生,逐梦秦东渭南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带你认识闫亚昆!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火热军营锻造出彩人生 闫亚昆:“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作为一名党员,始终奔着一个目标,跟党走。我年龄不大,但我已经是一名老党员,我非常感谢党对我的培养,给了我一种重新换一种生活的方式。” 闫亚昆,2000年入伍,曾服役于解放军空军某部队。从军十八年,他胸前的勋章熠熠闪光,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基层干部、航空机务铜质荣誉奖章、国防服役铜质、银质奖章,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一名军人十八年部队生涯最闪光的记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心怀梦想、忠诚奋斗最生动的写照。 闫亚昆:“回想起来军旅生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7年18年两年带兵的经历,尤其是18年第二次带兵,说实话真的不想去,当时一说到去天津集训一个月,听起来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因为我是个技术兵种,像这种训练都很少,一般都是早操常规的训练,集训这一个月就像过了一个压缩版的新兵连,非常的充实,训练场每天都有晕倒的,救护车从早到晚一直在待命,天气非常炎热,从早到晚基本上都是全副武装,就连吃饭都不例外。 人们不常说吗三伏天热的,就像蒸桑拿一样,我们那顿饭吃下来,像洗了一次衣服一样,外套里边的短袖,都能拧出水来,很艰苦,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经历,因为不是每个军人都能有带兵的这种经历。为此18年底,我荣立了优秀基层干部的荣誉,这也是对我这两年工作的一种认可。” 退役不退志 返乡创业续新篇 2019年,闫亚昆满载荣誉退役返乡,从部队到地方,他从华丽转身瞬间沦为一片茫然。到底是选择回到比较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创业?为了不给政府增添负担,他放弃政府安置,选择了更具冒险的创业之路。 闫亚昆:“不给国家添麻烦,自主创业,我想尝试一下,因为始终我从这个体系去回到另一个体系,还是在一个圈子里边,没有一个可冲的劲,自己创业有风险,但有人说风险和利益属于是共存的,什么事情没有风险,都有,二次就业参加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回到地方,自主创业,接触的这个东西都是你没有经历过的。万事开头难,本着一句话,我不服输,不达目的我不罢休。” 带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闫亚昆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充分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军人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家乡临渭葡萄的产业发展,决心在绿色产业化发展这条路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闫亚昆:“临渭葡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规模,葡萄种植面积有26万亩左右,光标准化示范园就有50个,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有中国葡萄之乡的美名。在大的环境下种植葡萄,我还是有信心的,其实想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很难了。 就拿水泥杆来说,光栽水泥杆,那个坑,我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就是前期的几亩地,我自己一个人挖坑整整挖了三天半,244个坑,70公分的深度,十七八公分见方的宽,水泥杆栽进去,树也栽进去了,棚搭好了,也累倒了,那水泥杆很重,2米8的长度就有将近300斤,折断以后的水泥盖有一米多长,100多斤,十几个,我一个一个的扛着就走,那时候冲劲大,也不知道累。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也就是21年的4月份的萌芽期,好多树都没有发芽,我的葡萄树一下子死了将近一半,就感觉人生一下子到了低谷,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使用各种办法都弥补不了,一下子就不想干了,已经打退堂鼓了。” 创业路漫漫 秉持初心再前行 对于一个葡萄种植的“新兵”,面对重重困难,也许有100个可以放弃的理由,但在闫亚昆的人生信条里,没有放弃可言,对于一个从军18年的老兵来说,部队带给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可以输但不怕输,大不了重头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淘宝皇冠店 红酒品牌排名 广东gdp 特色小吃加盟排行榜 独立学院排名 英特尔处理器排名 最火的小说 游戏角色名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