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过去的时间,我觉得我的工作和生活,在参加“互联网+”的前后,被分为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在参加“互联网+”之前,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更多的是在和“物”打交道。我推公式,我编程序,我努力去解开一个个复杂问题所缠成的绳结,我也乐此不疲。但是“互联网+”给了我一个更丰富更盛大的舞台,它让我开始学会了和“人”打交道。从参加比赛到现在,我有幸见到了非常多的投资人导师和青年创业者们。我聆听着投资人的智慧,也汲取着青年创客们的热情。我学会了原来创业是需要“抓人、抓钱、抓方向”的,我也了解了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是盈利模式,我接触到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各种政策和便利条件,也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在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上的决心。 第二,抓好课程。大家都知道,课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所以我们把创新创业的课程在大学里要抓得很紧。给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我们现在全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专门课程有3万多门,上线的创新创业慕课也有1.1万多门,我们组织编写了创新创业专门教材近4千余种,而且我们依托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推出了156门国家级一流双创课程。 时间飞逝,我感觉我眼前还是第六届比赛那个决赛的夜晚,但是眨眼功夫,我们就迎来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总决赛。今年是个非常特别的年份,是我们伟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所以今天我特别荣幸,能在这个如此特别的时间点,作为参赛同学的代表,向大家介绍“互联网+”对我的深刻影响。 人民日报记者: 出席人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冠军宋哲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总决赛承办单位南昌大学的周创兵校长,教师代表、也是“双创”专家代表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我们还特意请来一位获奖学生的代表,也就是第六届“互联网+”大赛的冠军宋哲同学。 在过去的六届当中,有超过千万的大学生参与了这样的活动,所以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我来自浙江大学,我以我们浙江大学为例说一说。浙江大学在前面六届当中,拿过两届总冠军,其中我培养的一位博士生,白云峰同学在第三届拿了总冠军,他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扬。取得这样一种成绩的背后,可以说是浙江大学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我们在1999年就创办了一个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每年跨专业在全校学生中招收60名学生。20年来,通过这种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原有专业边界,突破学生发展的天花板,拆除了各种各样专业的围墙,用新的范式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批人。 感谢吴岩司长,接下来请周创兵校长介绍总决赛的筹备情况。 三是“看变革”,今年赛事稳中有变,新增产业命题赛道、新设本科生创意组、限制年龄增加名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各高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四是“看标杆”,大赛同期,还将组织第三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的颁奖,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争做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大先生”,激发青年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学生”。五是“看范式”,经过7年历程,大赛带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以赛促教,形成了新的培养观、质量观,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一是组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青年大军。七届大赛累计有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2020年,通过对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的创新数据与全国高校学生学籍学历数据对比,2015届—2020届大学生中共有创业学生54.1万人,据统计,仅6届大赛的400多个金奖项目就带动就业达50多万人。 三是组织积极参赛,江西省教育厅出台了专门文件和激励政策,应该说全省大学生踊跃参加大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组织省内116所院校、近26万项目团队、95万人次报名参赛,参赛团队和人数增幅均超过70%,创历史新高。四是做好疫情防控,江西省秉持“一盘棋”工作理念,协同南昌市、南昌大学、省卫健委、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制定了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把“双检测关”,切实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第一,名校云集。五大洲,世界前一百强,几乎都在这次大赛中有参加,比如美国的,哈佛、MIT、斯坦福、耶鲁、康奈尔,加拿大的,多伦多、麦吉尔、哥伦比亚大学;欧洲的,英国的牛津、剑桥、爱丁堡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昆士兰大学;亚洲的,日本的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非洲的,比如南非的开普敦大学。这些世界五大洲名校,都云集在这次大赛里面,大家12号开赛以后,就可以从直播中看到这些国际名校和中国大学同场竞技。 大赛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怀和指导。特别是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办好大赛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分管副总理每届大赛的总决赛都亲临现场,给予指导。 谢谢你的问题。今年的大赛,在总结前六届大赛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主要是有五个方面的改进和调整。 一是“看育人”,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引导大学生在赛中学、在赛中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二是“看融合”,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全球生态文明智慧化高端论坛”等活动,做好大赛项目资源对接,让大赛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时间来到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这给卫星通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和我的团队赢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这也促使我走上了“互联网+”的赛场。 三是打造了一个融通中外的双创交流平台。自第三届大赛开始,大赛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据统计,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这三届大赛共有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314个国际项目,30592名国际大学生报名参赛,实现了“百国千校万人”参赛,大赛的“国际范”“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 周创兵: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周创兵校长,现在国内部分地区还有确诊病例的出现,请问咱们学校对于保障大赛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业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鼎立支持和大力宣传。还有3天,大赛总决赛的帷幕就将拉开,也希望记者朋友们能够持续关注和报道大赛。我们在大赛里有一句话,叫做“未来已来,未来我来”,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同努力,持续提升大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打造一届更出彩、更惊艳的世界青年双创盛会。谢谢各位。 续梅: 第三,在以赛促学、促创、促建方面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二,在学校层面上,精细实施,确保赛事组织落实落细。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新的机遇,这个机遇也孕育着我们年轻人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当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已经举办了六届,它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激情,特别是潜能的激发,在全国乃至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影响。 二是点亮课程思政“红色”,红旅活动星火燎原。今年6月11日,在江西井冈山举办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5地联动举行,12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各地各高校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全程贯穿“四史”教育,2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参加活动,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署合作协议3万余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组织大赛工作专班。学校坚决落实教育部及组委会关于大赛的指示要求,多措并举营造“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工作氛围。目前,已经组建2000多名教职工、3000多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工作专班,开展了多轮多项任务培训、多次分项及全流程演练,确保赛事组织规范有序。四是注重宣传接待细节。学校坚持高、精、尖的大赛宣传原则,细化每一处构思、打磨每一篇文稿、做好每一次传播,积极提升大赛的国际传播力度,拓展国内传播矩阵。学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接待的各项准备工作,让出席大赛的领导、嘉宾和参赛师生感受到江西、南昌及学校全方位、热情周到的贴心服务。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作为评审专家来介绍一下大赛的情况,包括我们大学在这里面所起的作用。 第四,由于从刚开始第一届的参赛选手只有20万人,到现在的近千万人参赛,因此我们增加了入围总决赛的名额,从去年的1600名指标增加到今年的3500名的指标,而且把金牌数量也从上一届的158个增加到今年的320个,意图是扩大参赛选手的名额,让每一个赛道的选手都有可能拿到大奖、拿到更好的成绩。 多年来,为了解决中国卫星通信测量的“卡脖子”问题,我和团队自力更生,在理论研究、技术突破以及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创新科研成果。十余年里,我们将创新的思想融入血液,将对科研的热爱化成了促进自己不断前行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边学习边科研,不遗余力地支持着我国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求学报国的初心”始终如一。 这一赛事自2015年举办以来,已经有超过千万的大学生参加,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并且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大学生报名参赛,成为“双创”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大赛已经举办了六届,今年第七届有哪些新的特点,总决赛期间又有哪些新的看点,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记者朋友们关心的。所以,今天的发布会就向各位来介绍有关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河北工业大学排名 中国明星 汽车降价排行榜 人均收入 河北大学汇华学院 喊麦歌曲 国产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国手表品牌排行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