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行业逐步滋生了以“刷单”为盈利模式的黑色毒瘤,此外,与网购、线上交易等相关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今年“3·15”晚会,央视针对疯狂刷单、二维码扫码等黑色产业链进行了重点曝光,引起了业内关注。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12315热线与微信登记情况关键字显示,多家P2P网贷平台受到消费者的投诉,占据投诉关键字第四位。同时,央视315晚会曝光APP刷单事件,从视频截图可见,借贷宝、人人投、翼支付、闪银、网信理财等公司存在刷APP用户的行为。 此外,晚会还集中曝光了淘宝刷单产业链,花1000元就可以三天刷蓝钻,网购信用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据其介绍,许多售假店铺正是利用伪造历史信息、刷好评、发空包等手段来刷单提高信用,隐藏真实销售数据,蒙蔽消费者。近年来,网络购物飞速发展,但网络售假现象日益严重,线上支付安全性现隐忧,网购维权难成为消费者最集中的投诉热点。 央视曝光“刷单扫码”群 在央视播出的“3·15”晚会上,“网购”受到绝对的关注:知名网络订餐服务平台“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车易拍”被曝骗局交易,利用两套登录端使得买卖双方看到的竞拍价相差数千元;淘宝、美丽说、大众点评等电商平台上,店铺所拥有的好信誉,有可能是“花钱刷出来”的,通过刷单来迅速提升网店信誉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等等。 央视“3·15”晚会报道称,网络刷单、刷信誉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参与人数众多的灰色产业。在一个名叫盛世网赚创业平台的刷单群里,这里的刷单群体具有明确等级、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大量网络刷单信息蜂拥而来,有的甚至允许未成年人参加。刷手们根据信用高低和分工不同,从刷单生意中获取自己的利益。一个网络刷单群体里流动的刷手人数高达几十万,现在用刷手真实个人信息,实名注册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的会员,又成为获利更高的刷单新热点。 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网购中,线上支付其实并不陌生,但在线下实体店购物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是否想过有风险?3月15日,央视晚会做了个情景剧“扫二维码免费送一桶油”,根据披露,这背后其实是通过二维码让扫码者的手机中病毒。而手机病毒可以窃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姓名等信息,从而盗取受害人资金。 记者走访发现,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超市和商店流行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新型的扫码支付方式。所谓,“扫码支付”是指利用智能手机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而完成支付的移动支付业务。据介绍,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 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
打击不良商业行为 毋庸置疑,网购已成2015年最集中的投诉话题,网购投诉也成为今年央视“3·15”晚会收到的数量最多的热点投诉,占全部投诉量的25%,其次是汽车消费类和手机消费类投诉。专家称,因智能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导致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消费而被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已成为新的消费生态环境下一个较突出的消费问题。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36条规定,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信用评价服务的有关服务经营者,应当通过合法途径采集信用信息,坚持中立、公正、客观原则,不得任意调整用户的信用级别或者相关信息,不得将收集的信用信息用于任何非法用途。 “高发频发的网络虚假交易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及正常经营网店店主的利益,而且严重威胁到网络交易的秩序与安全。”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玉萍介绍,当前,违规行为治理面临立法空白。虚假交易相关黑灰产业链相互交织,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群。虚假交易已成为互联网公害,是业界公认的事实,不仅破坏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还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造成严重冲击。 据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介绍,手机扫二维码存在多种风险。首先,二维码背后可能是一条手机木马病毒的下载网址。扫码后会让手机中毒,然后窃取银行卡资料,盗刷资金。其次,二维码背后还可能是个恶意APP的下载链接。扫码后,给手机下载一个恶意APP或假冒网购、支付应用的APP,一旦在这类APP上输入支付账户密码,就会被盗刷资金。再次,二维码的背后还可能是钓鱼网址。扫二维码可以网购免单的诈骗时有发生,当受害人扫描一个二维码后,会出现一个仿冒知名网购平台的网页,受害人在网页上输入账户密码就会被记录,然后资金就可能遭遇盗刷。 为此,有行业人士提醒,要防范“以礼品为幌子”、“以利益诱惑”、“以拉粉求支持”等多种类型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国际金融报记者 潘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坏女人花 天津松江 非你不可 再次见到你 外籍军团 全方位杀戮 稻香歌词 真恋姬无双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