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章瑚 网络为就业 >>>相关链接 打开另一扇窗 博思诚文化推广网络中心的小老板之一吴敏任是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大二的学生,他现在是自己公司的业务员主管。昨天他陆续收到了20多份简历表。“参加这样的招聘会,招聘自己同学做职员,这样的体验还是第一次。”小吴说,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成熟老练一点,他还特地戴了一副咖啡色粗框眼镜做装饰。 金鱼 摄 商报讯昨天上午,温大城市学院在举行新学期第一场招聘会。这场招聘会有11个用人单位,其中由城市学院学生自主创业的用人单位就有7个。记者在现场发现,多半的学生企业都在做网络生意。 当上帝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网络创业似乎正成为大学生就业“蜀道”上的一扇窗。大学生利用网络创业的新闻正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视线。 学长招用学弟学妹 与其说是网络的强大成就了大学生创业,倒不如说是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将网络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与大学生这种灵活、创新能力的“不谋而合”,犹如给当前如何缓解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另辟了条蹊径。 据了解,该学院创业园区内有20家创业团队,其中利用网络创业的就有12支。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创下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近30年以来最难时期。如此冷酷的数据,的确令我们难以乐观。但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等诸多途径创业的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面对困境主动出击的精神,无疑让我们感到振奋。 但愿,在全社会关注和大学生自我奋斗的合力下,大学生就业“蜀道”上的那扇窗会越来越宽敞。向辉 网络创业盛行 目前还在创业园“孵化”的8个团队中,有5个也属于网络操作,其中包括文化传媒、DV制作、网站维护、信息咨询等等。 利用网络是学生创业主方向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7家学生企业中,做网络市场的就有4家。“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做网店、网站开发建设、信息咨询、数码拍摄这些东西,成本低,而且与现在学生的兴趣、专业都有关。”城市学院负责创业园的老师袁红富说。 昨天下午的这场招聘会上,一溜的学生坐在用人单位面试官的位置上,他们其实就是这些用人单位的老板。办公室助理、市场业务员、网络客服,这些学生企业昨天放出200多个岗位,占了整个招聘会岗位的三分之二。 >>>短评 1.2009年3月4日东方网报道:东北大学生杨华毕业之后来到上海,一手创办了“买菜网”。虽然营业时间并不长,但现在每天有近100笔订单。 经济分院大三学生林迅是“家Y家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经营内容是在淘宝网上销售他代理的电子烟和做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的推广。“做网络生意的好处是随身可以上网随时可以操作,电脑上可以接单子做,手机上网也可以,符合我们学生的特质。”这次招聘,林迅想聘请淘宝客服和业务人员,这些工作岗位也适合仍然在校的学生。 “不断有创业团队转型,从之前的其他行业转向网络,这个学期就有2个。”袁红富老师分析,资金问题往往促使学生向低成本的网络生意靠近。另外,现在的学生喜欢网络、熟悉网络也是一个原因,市场需要同样是一方面原因。 2.去年1月,《江南时报》曾报道: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机械系大四学生刘皓创办了“沈阳砍价网”,专门帮人杀价。他还设置了砍客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砍价交流平台。网站上的商品价格要低于市场价20%至50%。 上面提到的博思诚文化推广网络中心经营范围就更广了,有网站制作、校园网建设、杂志制作、承办推广活动等等。“主要是成本低、不用实体店就可以操作。我们卖的是设计和技术,动脑子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的设备。”吴敏任说。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因为是女子 杨庄事故 breath 天奇网 who are you 三维工程 皮祖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