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创业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宿迁出台《全民创业专项行动“创九条”扶持政策》,从创业者角度,按初始创业、创业成长、鼓励激励三个层面,梳理了九条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管家式”服务。加强全民创业资金使用和管理,出台管理办法,对资金支持范围、支持标准、支持方式等进行明确,重点加大对初始创业项目的扶持。 把创业当成一个节日,变成一种文化,宿迁的创业文化节不仅鼓励市民去创业,而且还把创业的思想根植在每位市民的脑海里。在连续多届的创业文化节中,每届都呈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对市民进行深入的熏陶,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宿迁网讯 (记者 张琥)淘宝上,喊你“亲”的不是客服妹子,而是白发苍苍的大爷。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有成堆的喜糖盒子,不是用来结婚而是销往全国。这些看起来有点稀奇的故事,却是宿迁电商的真实写照。正是因创业,让这些故事成为了可能;正是拥抱“互联网+”,大众创业在宿迁已蔚然成风。 “亲,您要的宝贝已备好。”沭阳县新河镇大营村刘庄组76岁单玉佩大爷,在79岁老伴的注视下,靠“一指禅”在自己的“老党花卉”页面上,敲出发单信息。 喜从“盒”来 他们把事业做成全市“最大” 80后小伙高柱从事着一份甜蜜的事业,他的“巴黎春天”喜糖盒店,就在宿豫区大兴镇集东居委会的“喜糖盒子一条街”上。1988年出生的高柱,最初在上海打拼。2013年底,他和爱人回到宿迁老家,开始在淘宝网上卖喜糖盒。“现在每天订单有30到50单,能卖出1万个喜糖盒,赶上旺季每天能卖出四五万个。”高柱说,如今他的淘宝店年销售额已经超过400万元。 几年前,单玉佩的外孙女开了家网店,老人看后便来了兴趣,也想上网卖东西,从没接触过“高科技”的他从那时开始捣鼓起了电脑。在外孙女的指导下,没多久,单玉佩就学会了上传照片、与客户聊天、下单、联系快递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单玉佩还会虚心地打电话向孩子们请教。单玉佩说,最难的是学电脑,别说打字,就连开关机键也不知道在哪里,好在他肯耐下性子慢慢学,多按几次也就记住了电脑上主要的几个键。“都是用一根食指敲键盘,渐渐地也能流利地敲出字来了。” 当“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时,这份成绩更加直观。2016年,全市新增淘宝镇2个、淘宝村25个,中国淘宝镇和淘宝村分别达6个、5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宿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8%。 去年,宿迁为了进一步打响“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品牌,成功举办第二届大赛颁奖典礼,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创新办赛思路,丰富比赛内容,继续举办第三届大赛,10月29日举行大赛启动仪式,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红冰应邀出席。尤其是,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沭阳县成功举办,参加人员达1500人。 宿迁首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证明了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局限于交通、资源、人才等瓶颈制约的欠发达地区,完全能够在网络经济的助推下,借路生财、借力发展,甚至再造优势、领先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路径,成为网络经济发展新高地。 经过两年的学习,2015年,单玉佩的网店“老党花卉”开起来了。在新河镇大营村,那个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商的地方,如此高龄的淘宝“掌柜”也让村民们交口称赞。 “你永远不知道,电脑那头喊你‘亲’的,不是客服妹子,而是一个在家创业的大爷。”在沭阳,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平常的真人真事。 76岁老人开网店 一年销售十几万 “宿迁激情”点燃“网创”信心之火 目前宿迁规模最大的喜糖盒生产基地已经落户大兴镇,带动当地近600位农民就业。这只是宿迁互联网创业繁荣的缩影。 为了帮助创业者,我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倾力搭建“‘创客’暖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及《关于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全民创业专项行动“创九条”扶持政策》等一揽子文件都是“干货”,饱含“真金白银”。 开发全市干群“创业细胞”,如果仅凭一次次表彰、一份份文件、一项项活动,或许在短时间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期待洼地崛起的宿迁来说,这样的启蒙缺乏长期性、持久性和生命力。细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不难发现,当一样事物变成一种习惯就有了长期性,当一项活动变成了一年一次的节日就有了持久性,当一种理念变成一种传承就有了无限生机的生命力。 单玉佩是沭阳县众多花木从业者中的一员,他因高龄自学开网店,还作出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而受到关注,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单玉佩自学开网店,不但会手机拍照,还会上传照片,一年作出了十几万元的销售额。“全网最老店主”单老爹的“一指禅”胜过了“五指山”。“争取年销售额突破20万!”单玉佩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集东居委会座落在大兴镇区东侧,2015年,居民人均年收入14000元。以前,这里并无明显的发展优势,当地俗语讲得好,一人有福,托带满屋。2013年,三组村民高云的子女和女婿、儿媳妇高桂华、尹培利、高柱、吴江红等,还有尹培利的兄弟尹培军及亲朋好友,他们带头响应号召,积极回乡创业,把原在南方开设的喜糖盒生产加工基地和销售网店搬到了家门口。这一善举,给集东居委会乃至周边农户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经过全力打拼,目前,喜糖盒产业已经形成了“基地生产、村民加工、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拥抱“互联网+”,宿迁大力推进以网络创业为重点的大众创业,培育创业主体,点燃创业热情,用真金白银助推创业,着力构筑“互联网+”大众创业新高地,让这些故事在宿迁越来越多。 从“创业思维”提炼而成的“宿迁激情”在宿迁已蔚然成风,百姓的创业之路也渐渐筑起了宿迁的创业之城。 “创客宿迁”助推创业者早日圆梦 如今,宿迁把“互联网+创业”作为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积极倡导“一机在手”、“人在线上”的创业精神,致力推动“电脑+人脑”的有机融合,让“众创”、“众筹”、“众包”等成为宿迁大众创业创新的潮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网络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裂变发展,打响了“创客宿迁”的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scenario soulmate 韩语中文谐音 way back home中文谐音 你能听到我的心吗 今日股票行情 短发歌词 honestly 银鸽投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