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Banner2
栏目分类
热门创业展会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创业展会 > INTRODUCE

秘鲁塔拉拉油田创业发展纪实(2)

2019-04-01 12:04 作者:中国合伙人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鱼网鸿离 予取予求 雨的成语 与虎有关的成语 玉质金相 遇事不求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地名

  回首过往,塔拉拉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精细之举,精工之路。精为科学,细为作风。三老四严、苦干实干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永不过时,是石油工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永远激励石油人阔步前行。

  对于每位海外石油人来说,心中也有一座精神的高地。

  仅用3年时间,使濒临废弃的百年老油田起死回生,油气产量从年产8万吨提高到30万吨,被秘鲁媒体称为“秘鲁石油界的最大新闻”;仅用6年时间,收回全部投资,打破西方同行“要不了多久中国石油就会卷铺盖走人”的断言。就是在这样一个被称为“地质家的坟墓”的复杂井区,居然打出了4口日产千桶油的井,此事轰动了整个秘鲁石油界。2016 年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很多大石油公司亏本,塔拉拉油田仍在赚钱,被业界称为 “ 小而肥的塔拉拉”。塔拉拉油田也成为合作双赢的典范,累计向秘鲁政府上缴各种矿费、税费5.1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各种就业岗位400多个。

  正是在这西班牙语意为“布满荆棘的地方”,塔拉拉项目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种,生出燎原的力量,照亮了中国石油国际化油气合作之路。

  塔拉拉,地处秘鲁西北部,属于安第斯山以西的滨海沙漠区。这里,被誉为中国石油海外创业的“井冈山”。

  塔拉拉油田是世界上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至今已有146年的开发历史。因油而兴,塔拉拉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中国石油在当地享有良好的声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向未来,塔拉拉也给我们出了一道新的考题:如何唱响新时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让民族复兴的动能昂扬澎湃?

  叩问初心!历史期待我们的回答。

  创业之路总是充满了艰辛和酸涩。

  在传承大庆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忠诚、团结、勤俭、高效”创业文化,苦干、实干加巧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塔拉拉油田培育形成的“四精经验”,成为海外油气合作的成功法宝,那就是技术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益求精、运行上精心管理、经营上精打细算。

  古语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中闪烁着朴素的精细之哲理。

  这里成为“海外大庆”的起点,是海外石油事业的摇篮和根脉所在。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腾飞,离不开油气资源的支撑。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一方面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入,与此同时,国内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1993 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走出去”的重大决策。正是在这一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义无反顾开启跨国之路。同年,随着秘鲁塔拉拉油田七区块的中标,标志着中国石油海外事业自此启航。

  这是中国石油人创造的奇迹。

  这不是笑谈。项目筹备初期,为了节省投资费用,所有生产设备均从国内运来。同时还携带了供3年吃的口粮,包括大米、面粉、黄豆、酱菜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1997年年底,项目刚开始有些起色,十几年不遇的厄尔尼诺现象再现,塔拉拉迎来一场暴雨。塔拉拉的饮用水、蔬菜、水果、粮食供应断档。最困难的时候,中方员工饮用了20天的雨水,交通、通信中断。大多数外国公司撤离,整个塔拉拉只剩下中国公司在坚守。

  走进塔拉拉,感悟“四精经验”,对于石油人来说,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在这里,感悟海外创业的筚路蓝缕,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秘鲁公司对日产量低于3桶的500多口井,采用独创的捞油作业流程。这种独特的方法作业成本低,效果好,目前占到总产量的50%以上。

  塔拉拉油田是世界上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在中国石油接手之前,有着120多年开发历史的塔拉拉已先后“改嫁”了四次。塔拉拉油田七区块有近5000口井,却仅有509口还在生产,平均单井日产只有3桶左右,年产量从鼎盛期的500万吨跌到不足5万吨。这里构造破碎,地下情况复杂,被称为“地质家的坟墓”。正如中油国际拉美公司总经理贾勇所言,之所以接手这个废弃的老油田,缘于中石油最初走向海外的定位:第一,投资小、成本低;第二,作为海外创业的“试验田”,学习国际化经验以及锻炼队伍;第三,通俗地讲,对于“肉基本吃完了,骨头缝里还剩点肉丝”的老油田,中国石油人寄希望于依靠过硬的技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获得收益。

  地处塔拉拉沙漠地带的6/7区,属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被西方和秘鲁地质家称为“地质家的坟墓”。

  每位共产党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井冈山。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97年,中国石油突破找油禁区,发现新油藏,相继打出了多口千桶井,轰动了整个秘鲁石油界。第一口千桶井13231井高峰时日产量达到1700桶。

  图为塔拉拉6区块开发现场。

  塔拉拉油田的成功运作,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经营的瞭望塔、试验田,让中国石油人坚定了自信,坚定了跨国经营的信心,也为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培养了大量人才。据统计,曾经在塔拉拉工作超过3个月以上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达到280人之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了其他海外项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

  秘鲁公司充分发挥中国石油老油田二次开发成功经验,技术上精雕细刻,让百年油田焕发青春。

  穿越岁月的长河,历经26年风雨跋涉,站在国际油气合作新的历史起点上,再一次叩问初心:我们为什么出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admin)
Tags: 鱼网鸿离 予取予求 雨的成语 与虎有关的成语 玉质金相 遇事不求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地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推荐使用第三方专业下载工具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