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国文化专家学者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觉得可以有所总结了。我想一个人活在世上,要立言、立德、立行,我要把我自己所收集的800个图谱进行汇集总结,把我听到的不同老艺人们口述的秘方口诀,口述的历史及我的创新思维都录入书中,于是我自费出版了16万字 800个图谱的《宝鸡社火脸谱》,供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也供提供给搞工业设计的专家学者,提取传统美学元素,这也是我的初衷。我在社火脸谱的搜集中,获得的800多种图谱,及不同材质的金银铜的脸谱,包括陶的脸谱。我建了一个占地两亩,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宝鸡社火脸谱博物馆”,让大家都来我这里参观学习。博物馆里珍藏有我保存的同治和光绪年间的脸谱粉本,这就是真正的原始凭证,冯骥才先生见了说:“你看这一层厚厚的粉,它是文物啊,我都舍不得去动它。”在博物馆中,我专门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让那些爱好脸谱的人学习,无偿提供教具、场地让他们学会为止。很多学校请我去讲课,手把手给孩子们教社火脸谱,受到孩子们的热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把我们的文化真正地传播出去,让孩子们真正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80年代初,我们陈仓区的社火脸谱艺人把脸谱画到马勺上。马勺是古人用来舀水和装粮的工具,马勺与人面相似,所以在表面可以绘画,非常自由,有浪漫气息,接地气,起到祈福纳祥、镇宅辟邪的作用,至今还是我们陕西一个非常好的民俗作品之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兴了我们的乡村经济,解决了乡村的就业,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良性循环的造血功能。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这几年全国人民对社火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心,我们的社火队又重新恢复起来,大家又重新进行妆社火、扮社火,赛社火再度呈现往日的辉煌!各地的商超庆典,房地产开盘活动,请我们的老艺人们进行化妆,年轻人表演。 我们的社火队走出了家门,走向了市场。
在和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心里很焦虑,他们的子女徒弟都去南方打工,没人学社火脸谱了。在机缘巧合下,我碰到一个非常开通开明的民间老艺人,叫王彩敖。他给我讲一些图谱和设色的秘方,比如说脸谱的颜色可以代表人物的性格:红为忠勇白为奸,黑色勇敢粉老年,绿色侠义草莽蓝,金银二色色泽显,专画妖魔鬼神判。具体的每一个脸谱也有口诀,老先生他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比如关公:卧蚕眉,丹凤眼,七星痣画在左眉边,满面红色亮闪闪,五缕长髯搭胸前。老先生又把他这个派系传承的两个图册80个脸谱交给我,说:“你拿回去临摹,看我怎么用色,怎么勾线,把它学会,融会贯通以后拿来给我,看你掌握的如何。”王彩敖在我们圈里威信极高,德高望重,愿意帮助人。他把我领进了这个社火圈子以后,圈子里的老艺人们都接受了我,把他们各自门派里秘不示人的脸谱都传授给了我,我就反复地临摹学习,直到融会贯通。 通过20年的创新和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它是人的传承,一位民间艺术家不能仅仅地局限于他自己的传承人称号,而要不停地大胆地创新,要开源创新,打破门户的禁锢。只有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队伍当中,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传承文化的队伍当中,才可以使我们的非遗文化发出它闪亮的光和热,照亮全国,照亮世界。我要感谢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他给我题字“花脸张马勺充满灵性而质朴,我甚爱之。”我还要感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主席冯骥才先生给我的题字“宝鸡文化浓似酒,张星马勺艳如花。”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大学毕业正逢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时候,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西北的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去南方打工,乡村的生活非常的简单乏味,社火脸谱没人学,很多社火队也解散了。但是丝毫没有改变我对社火热爱的这一颗心!于是我就打听过年的时候哪里有妆社火的,哪个民间的老艺人还在画社火,我就跑去跟他们学。他们开始是不教我的,因为“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没有入他们的圈子,担心我是一时冲动不能坚持下去。但是我热爱社火脸谱的痴心没有变。听说我要妆社火,就让我给他们干杂活。我们的社火脸谱有一个秘制的配方,配好以后画在脸上。但要用手进行研磨,研磨一个颜色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就抢着干这个活。还有一个就是扑土,脸上先要把黑色的油彩打上去。因为复涂法画脸谱,黑彩的油彩上有油,必须要用特殊的白土把上面的油吸掉。为了吸掉这些油就要去扑土,而这个活比较脏一些,我就抢着干。由于我能吃苦又认真,慢慢地很多老艺人接受了我。我平时给他们干活的同时还给他们照一些社火脸谱的照片,第二天洗好后就挨家挨户送给他们,他们认为我非常讲诚信。 我在全国和全世界获得各项奖项也被专家学者们认可,带动了我们当地40多家工作室和作坊,这40多家产业的人,他们都是那些返乡的年轻人,他们利用所学到的互联网技术、自媒体的技术、微信和淘宝,自发地宣传社火脸谱和社火文化的衍生产品,做得风生水起,收入非常可观,可以幸福地有尊严地活着,给我们以希望和鼓舞。我的工作室聘请了当年帮助过我的老艺人,在我这里当艺术顾问,解决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我还聘请20多位农村妇女,在我这里计件工资,在不影响农活的情况下集约经营,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三千多块钱。 新浪财经讯 CC讲坛第29期于2019年1月25日在北京东方梅地亚中心M剧场举行,“宝鸡社火脸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星出席并演讲,题目为《让传承成为一种潮流》。 (责任编辑:admin) |
| Tags: 第十一本书是什么成语 掂斤播两 点头哈腰的意思 典故成语 典故故事 电梯打一成语 钓鳌客 顶针续麻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