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致力于打造一座创业教育的金字塔:“塔基”培养,要让100%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塔身”培养,要对30%左右具有创业意愿诉求的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塔尖”培养,要创造条件让5%左右具有创业实战诉求的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 “专于流体输送,精于水泵节能”,马正军把这两句话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他知道,因为在母校江苏大学的学习和创业实践,才让自己有了这样的底气。这位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获得者,如今作为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被引进到南京,获得了南京“321创业人才计划”13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的支持。2011年他在学校时注册成立的腾图节能科技研发中心,也变成了南京腾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马正军是江苏大学“135”塔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受惠者。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说,学校正致力于打造一座创业教育的“金字塔”:“塔基”培养,要让100%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普惠创业知识;“塔身”培养,要对30%左右具有创业意愿诉求的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塔尖”培养,要创造条件让5%左右具有创业实战诉求的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我们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板,而是谋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不是纯粹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而是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 创业课变成高素质人才必修课 登录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爱课程”网,在500多门视频公开课中,梅强教授主讲的“创业人生”是唯一以创业为主题的课程。在每周和每月的人气榜上,该课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四。一名叫刘茜的学生留言:“老师讲得很吸引人,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能很好地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有志于创业者来说,可以少些盲目,多些准备。” 教育部启动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而在江苏大学,“创业人生”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网络课程。梅强用深入浅出的八讲,告诉学生创意如何认知、团队如何组建、创业如何融资、网上如何创业。 不仅如此,江苏大学还在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开设“创业管理”必修课程,在其他学院开设“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公选课程。其中“创业管理”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又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其中唯一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人生”、“创业管理”为龙头,学校开设了12门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出版了“创业基础”等11本创业教育教材和教辅教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学校管理学院设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约有40名教师从事中小企业及其创业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 从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到创业资源、创业计划,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江苏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范畴。撰写计划,调研市场,模拟决策,管理实训……系统、丰富的创业课程成为江苏大学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强化创业精神、锻炼创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阵地。营销091班学生李焕说:“创业管理已不再是创业者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是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 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是课程、活动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夏丽婷刚进校就参加了新生研讨课——“漫谈创业”,不仅学习了创业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和七八个同学组成团队,制定一份简洁版的创业计划书,并需在课堂上做展示,她分工负责市场调研等任务。夏丽婷说,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业意识,了解了创业需要哪方面的知识,经历什么样的过程,而且学会了和队友的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通过比较找出与其他团队的差距,培养了竞争意识。 马正军告诉记者,创业实践的过程就是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2011年,马正军把“腾图”的目标定为研发水泵节能新技术,为用泵企业提供节能方案。当年他们就为徐州一家小型化工企业循环水系统提供了节能方案,改造后整体节电率在33%以上,一年为企业节省电费4.5万元。以水泵节能改造的创业计划参加“挑战杯”竞赛,马正军拿到了全国金奖。除了技术研发之外,市场调研、资金预算、筹资融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所有的环节,他都必须亲力亲为。正是这些实践,提升了马正军的科研能力、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 从新生入校开始,到研究生毕业,江苏大学的创业教育把课程、活动与实践有效融合,贯穿学生学习、实践的始终,把创业课教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全员参与的“大合唱”。 梅强把江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归因于天时、地利和人和。天时是国家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地利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创业环境良好;而人和则有赖于学校教务、团委、学工等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教务处负责第一课堂,牵头管理创业教育课堂主阵地,把不同层次的创业课程,通过不同模块渗透到不同学院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把各类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创新学分的考核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创业教育。团委统筹负责第二课堂,通过创新创业学校、校内“星光杯”、全国“挑战杯”等平台,把一部分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进一步培训,通过活动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单是创新创业学校,2002年至今就培养了5000余名学员。学工处负责第三课堂,统筹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接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直接创造条件,让有创业能力、发现创业机会的学生直接进行创业实践。其中创业孵化基地滚动入驻项目达60余项,10余家校内创业公司入驻校外创业园继续孵化。由此,学校形成了以理论教学、创业活动、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创业园为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不是脱离了专业教创业,而是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 “两张皮”变成“一张皮” 离春季学期开学还有四五天,江苏大学创业孵化基地里,一些学生已经回到公司。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王迪君笑呵呵地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团队的营业额突破了16万元。 王迪君大一时选修了创业课,大二时,他与几个同学一拍即合,结合所学专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森威传媒,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承接视频制作业务。如今的王迪君已经成为校园达人。他策划的“女神计划”,拍摄了20名江大女生,一时在网络上传为美谈。他拍摄的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公益微电影《七秒记忆》,让许多网友“泪奔”。王迪君说,创办至今,团队成员已从4人扩大至20多人。 创业教育不单单为了教会学生创业,而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成为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畑中留菜 中国媳妇第七部 坏丫头音译 蔡旸史超 云醉月微眠txt新浪 high school dxd8 万根云主机 jick lce 左亚琪 新余新宣网 邰展简历 季文子贵德荣 哈密市八中 布温巴 张学友哥哥张学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