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建设由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昌盛日电董事长李坚之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称,公司以“光伏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成功探索出新的产业模式,集新能源综合应用、造血式扶贫、农业“创新、创业、创客”及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于一身。目前,公司已在内地27个省市布局和落地,计划2016年布局100个光伏农业产业园区,并以每年50个左右速度增加。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再生能源利用最重要一环,青岛大信镇出现大大小小农业光伏棚,将“种田”与“种太阳”合二为一,当地近700亩的工业园及面积达9000多亩的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年总发电量将达到2.2亿度,可供7万多户普通家庭使用一年。获取免费电力不在话下,不少农民踏上转型绿色快线,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的转变。\文/图:大公报记者 胡卧龙 “种太阳”源源不断创造绿色能源,并直接带动当地农民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的转型。大信镇随处可见顶部铺了光伏发电板的农业大棚,棚内种植各种农作物。只要有阳光,农民便可透过棚顶太阳能发电组件“收割能源”发电,满足棚内照明、灌溉等农耕作业用电需求,剩馀电量併入国家电网产生收益。据李坚之介绍,昌盛日电在内地率先推出了“光伏加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土地收益,农作物比原来产的多,还有额外发电收入,农民收入翻倍,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质的变化,有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山东光伏扶贫惠及10万户 发电出售 农民收入翻倍 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获得固定的转让收益。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部分农民则利用园区提供的平台创业。李坚之认为,通过创业获得比工资高的收入,对农民好处显而易见。园区进行资源配置,把农业生产活动整合成有序工业流程,同时可接受专门服务,把大棚承包给城里的人,按客户需要进行种植。原本的第一产业变成了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在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实属巨大突破。园区还开展农庄休闲旅游、大棚採摘等旅游项目,丰富了综合农业园区内涵。 图:太阳能小镇全景\受访者提供 “光伏扶贫”是国家十大精准扶贫之一,国家明确表态支持光伏扶贫。国务院扶贫办下发了《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光伏扶贫方案。 山东省发改委等部门6月底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市根据本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布、光伏建设条件、电网接入消纳等情况,通过3年时间力争惠及1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10万个贫困户。李坚之认为,山东此次放弃商业性指标,全为扶贫指标,扶贫工作做得非常实在。光伏扶贫有持续特徵,一次投入后,至少可以保证给老百姓20年的持续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笑傲天下之邪神丁典 蝎魔外道 邪帝圣皇 写书楼 辛卯护符 辛欣近况 新汉唐教师资格网 新坚力资源 新岳飞传电视剧全集 心坟 19楼 心海怒潮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