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本报四川传真)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益深入人心,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兴起,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哪些人适合创业?目前,“双创”是怎样一个态势? “‘双创’的主体是‘大众’,重点要突出人的作用。”10月15日,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在四川“双创”活动周新闻发布上介绍,四川“双创”形成了四路大军: 一是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队伍。四川出台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的意见》,选取了7家单位(地区)开展政策试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兼职或离岗创新创业并取得合法收入;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开展科技成果“三权下放”等激励政策试点。截止2015年5月,7个试点单位兼职取酬科技人员总数达495名;147名科技人员兼职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52家;28名科技人员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20家,资产近3亿元。 二是“海归”等高精尖人才队伍。从2009年起,四川启动了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截止目前,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41名,其中14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居西部第一。 三是大学毕业生队伍。四川教育资源极其发达,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在35万人左右。各大学建立了创新创业俱乐部,建大学生创业园200多个,今年1月至7月共促进6515名四川大学生实现创业。 四是草根创业队伍。通过能工巧匠、返乡农民工等示范,带动农民创业。从工商、税收、信贷、土地、创业服务等“一揽子”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入孵化基地创业,并提供场地租金优惠和跟踪扶持等服务。近两年,四川累计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10.4万人,创办企业1.38万个,带动就业6.9万余人。
四川高职学生进行汽车装配实训。(本报四川传真)
“作为政府就是要为那些肯拼搏、懂追求、有梦想的人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成就一番事业,从而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刘东介绍,目前,四川已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60余家、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92家,在孵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7000家;2014年四川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已建成北斗导航、无人机等创新联盟101个,新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今年前三季度,四川新登记市场主体47.17万户,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万家以上。本报记者 李兵、实习生 张文竹 四川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
Tags: tracert读音 都是寂寞惹的祸dj 龙腾洪荒 保卫冒险岛作弊码 仲夏指农历几月 紫戒情缘 快感方程式qvod 王洪祥第29场比赛 天河传说天行棋 我的世界舞秋风亚特 程毅君 abbacac 仙剑神梦 qq10088 狗蛋大兵有几部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